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關節喀喀作響僵硬又疼痛?試試後彎伸展訓練,助老廢組織流動,擺脫疼痛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方言文化 2021.04.09 15:00

我想很多人之所以翻開這本書,都是基於這樣的好奇心。大家對於關節可動域這個詞或許有點陌生,其實就是指關節可活動的範圍。當身體變得僵硬,或是產生疼痛感的時候,大抵不脫下列原因:

新聞圖片

●關節之間有多餘的組織囤積(附著)。

●因為多餘的組織囤積,導致關節活動空間變得狹窄。

以下有個現在立即就能操作的自我診察:請大家低頭看看自己的腳趾。

●你的腳拇趾從趾頭到趾根,是否硬梆梆地完全無法活動呢?

●五根腳趾是不是像被膠水黏住似地,呈現緊密靠攏的僵直狀態?


碰到這種狀況時,我會伸手把腳拇趾的第一關節(或趾根部)往上扳或朝下彎折(和一般折手指不同),同時會聽到「啪嘰」的聲響(此為彈響)。

而在發出這些聲響之後,腳趾就能輕鬆地做出石頭、布的「猜拳」動作。這是因為平常大家在走路時,很少有機會使用腳趾關節,導致體液(包括血液、淋巴液以及腦脊髓液等)滯留、連帶引起老廢組織囤積在趾關節裡。


人的身體是透過末稍關節至中樞關節的串連與協同,才得以實現柔軟且順暢的動作。換句話說,只要設法從位於身體末稍的關節下手、活絡身體所有的中樞關節,日常生活的各種動作也就不再是難題。

新聞圖片


相對於此,如同前述的趾關節那般,平常若是有部分關節沒能充分活動,就會連帶造成其他關節的負擔。不光是腳趾,許多人的膝蓋、腰部、背部等部位之所以容易感到疼痛,也是同樣的道理。


就我的觀點,關節或許是人體最容易被忽略的部位。
事實上,關節是身體活動的「重中之重」;各種因活動引起的疼痛,大多都是關節出問題。

唯有全身上下的關節都能靈活自如地活動,才能打造出柔軟、強韌且靈活自如的身體,並有效從疼痛的源頭對症下藥。


話雖如此,人體每一天都在老化,沒有人能夠戰勝歲月無情的摧殘。隨著年紀增長,各種大小疼痛不斷出現,儘管嘗試了各種方法,卻怎麼樣都無法痊癒……大家應該都是這樣,對吧?
請各位千萬不要因為這樣就放棄治療。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只要透過正確的「後彎伸展」持續訓練,讓關節之間的老廢組織順暢流動、進而擴張關節可動域,使可動範圍持續擴張,最後,任何人都一定能不帶絲毫疼痛地輕鬆過活。


事實上,來到我健身房的70歲長者們,原本都有膝蓋疼痛、腰、腿麻痺等不適感受,但在經過一番訓練之後,他們甚至能輕易做出瑜伽中的橋式(Bridge Pose,具體做法為平躺屈膝,雙手置於身體兩側,背部平貼於地面,收緊肚子。接著抬起臀部,使身體呈一直線,撐住約五秒再放下)、劈腿、靠牆倒立等動作。

新聞圖片

這些成效讓我深刻感受到,不論你的身體處於何種狀態、年齡是高或低,依然能夠藉由調整關節的使用方式改變體態。請試著採用本書介紹的各項動作,將之視為能消除各種疼痛的具體做法。


當然,各位可能已有固定在實施的治療,例如,許多人選擇到醫院的復健科接受診治、或是以傳統的針灸、按摩等各種民間療法調理。這些帶有醫療性質的做法本身就能緩解疼痛,若能再加上本書提及的各項關節放鬆訓練,就能更有效率地改善症狀。


但在我們正式開始之前,有件事要麻煩各位協助配合一下。如果是患有痼疾、身體某些部位長期疼痛者,請務必先到醫院進行檢查。因為有時疼痛可能是源自於內臟器官的問題,或是體內深處的囊腫,這些並不在本書的討論範圍內,還請以專業醫師的診斷為優先。


若在檢查過後確認沒有任何問題,就請安心地投入關節放鬆訓練吧!請跟著我一起動動手腳,一邊開心享受,從容不迫地面對自己僵直緊繃的身體,重新進入能自由活動的美好世界,Let’s Go!

本文選自方言文化《關節放鬆,全身零痠痛:5大後彎伸展、6部位按摩、9種解痠止痛法, 身體更柔韌,終結卡卡不順》一書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44/84948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