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一年市長選舉,兩方陣營都對台中市的空氣污染重視了起來,以「市長換人、空氣換新」為主軸的挑戰者贏得勝選。最近好多家長帶著小朋友來看診,幾乎都是抱怨空氣污染,造成小孩鼻子過敏發作。有爸爸說,「去年入冬開始的空氣污染加上最近開始換季了,兒子鼻子過敏得很嚴重,一早起來就不斷地打噴嚏、流鼻水、眼睛癢,晚上則是鼻塞嚴重。」媽媽說,「換了市長,空氣有沒有變好不知道,但是,過敏還是一樣嚴重,兒子吃抗組織胺會很累,上課很難專心。」
台灣過敏性鼻炎盛行率 每4人就有1人
根據統計,台灣的過敏性鼻炎盛行率大約25~35%左右,也就是每3~4人就有1人,是很常見的疾病,因為台灣天氣潮濕而且空氣污染嚴重,會加重鼻腔對於過敏原的刺激過敏反應,像是天氣變化、藥物、花粉、灰塵、蟑螂、塵蟎、貓毛狗毛、化學香料、香水、化妝品或是其他特定過敏原,在接觸或是吸入之後,呼吸道的黏膜免疫球蛋白IgE會引起肥大細胞放出組織胺,就開始一連串過敏反應。治療上,西醫常用的藥物像是抗組織胺、抗鼻充血劑、類固醇,其中以抗組織胺為治療第一線藥物。
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過敏性鼻炎,在中醫是屬於「鼻鼽」的範疇,古醫書又依其症狀描述為「鼽嚏」、「鼻流清涕」等。是由內因加上外因兩方面而成的症狀,內因多為臟腑功能失調,外因多為感受風寒,異氣之邪而致,臟腑功能失調以肺、脾、腎之虛損為主,其病主要在肺,但與脾、腎關係密切。
在現存最早的中醫古籍《黃帝內經.素問》中提到:「鼽者,鼻出清涕也。」即清楚描述了最常見的症狀。古人經過觀察之後,發現四季變化對人體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戰國時期的《禮記.月令》提到「季秋行夏令,則其國大水,冬藏殃敗,民多鼽嚏」,《黃帝內經.素問.氣交大變論》也提到「歲木不及⋯赤氣後化,心氣晚治,上勝肺金,白氣乃屈,其穀不成,咳而鼽⋯」各種冷熱變化、或是氣候異常,都會造成鼽的產生。
調理體質後再遇到過敏原 可以近乎和平相處
中醫認為的內因,多與自身體質有相當密切的關聯,臨床上以肺、脾、腎三臟虛損為多見。加上外因,就是各種環境變化及過敏原的接觸所造成,因此治療原則為固護正氣,調整恢復其各臟腑的生理功能,使全身達到協調統一的平衡狀態,培養足夠的免疫力以抵禦外邪入侵,並促進鼻黏膜的修復,進而緩解鼻部症狀。
中醫對於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是依照其病因病機來加以調理,常見的證型有:風邪犯肺、寒飲痹阻風邪犯肺、熱飲痹阻,氣陰兩虛、風邪犯肺,脾肺虛損、衛陽不實,肺腎虛損、陽虛水氾。等急性期症狀緩解之後,就開始進入體質調理的階段,調整身體內不平衡的地方,讓身體對於過敏原不要做出過度反應;調理體質後,身體再遇到過敏原,可以近乎和平相處,不會再有過度排斥反應,也就不會出現惱人的過敏症狀。
(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