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臺南古JOB!走進「故事」, 帶你看見被上傳的臺南古物保存工作履歷表!

大成報/杜忠聰 2021.03.14 16:06
新聞圖片【大成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為讓民眾瞭解臺南古物保存的內涵,進而關注其背後文化資產的保存工作,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與網路平台「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合作編撰《臺南古JOB》專題,運用淺顯易懂的文字,穿插有趣的內容圖說,從中引領我們走進府城文物修護的現場;讓讀者身歷於修復紀事中,一探文物「看醫生」時的各種情境。
本次古物推廣專題由「事件、人物、生活」三個面向所組成,分別從「府城文物修復紀實」、「文物背後的人們」和「生活中的文物」三個主題出發,共計40餘篇的中、短篇文章,透過深入淺出的敘述方式,呈現臺南文物保存的不同面貌。文資處將在Facebook及Instagram上,以每週兩篇的發文頻率推文上架,透過淺白文字及有趣的內容,拉近人們與古物保存工作的距離。
隨著各篇文章的講述,將讓讀者彷如進入文物修護的場域,近距離認識在宮廟中進行的文物保存工作,像是看到女神雕像─五妃娘娘們如何保健、回春、更留住歲月的痕跡;也述說修復師作為文物醫生所面對的工作課題,除了跨域跨科的專業養成及手巧心細的特質,不可少的還有良好的同理心與溝通術,更要兼顧神明的隱私與神聖器物的量測禁忌。而與我們最息息相關的,無非是隱匿在日常近身的文物們,諸如居家文物保存環境中溫濕度的數字密碼,及堅硬的金屬文物還需要帶手套持拿的原因,都將一一在專題內容中被展示出來。此外,專題內容還介紹文資處如何媒合穿梭,建構起「一條龍」的文物保存機制,從文物普查到調查研究,從古物保存修復到管理維護,甚至「超前部署」的古物巡查制度,從其間也可看出臺南市文資保護的用心。
《臺南古JOB》帶您看見被上傳的「臺南古物保存工作履歷表」,從中再現文物與修復師的「醫病關係」現場,從頭細說文物普查、調查研究、保存修復、管理維護等古物保存工作,並將相關知識於網路社群媒體中分享傳播。與此同時,你我就正在參與「臺南古JOB」的路上。
新聞圖片新聞圖片

熱門關鍵字:

地方新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