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療癒研究室:草藥學家的草本蜂蜜自療法
蜂蜜與草本結合的純天然食療法──透過具有修復能力的金黃風味,打造零藥物健康新生活!
作者:道恩.庫姆斯(DAWN COMBS)
出版社:常常生活文創
責任編輯:江宏倫
推薦原因:本書作者是一名草藥學家,同時也是養蜂人,他以天然食療法的角度出發,細說蜂蜜的歷史、來源、製程、療效和應用,探討各文化對蜂蜜與健康益處的認知,及日常⽣活的應用,同時將蜂蜜與香草,兩者混合產生的加乘作用,以改善日常生活各種不適症狀,也帶入如何珍惜蜂蜜的使用、以及如何替蜜蜂保育盡一份心力的觀念到書中。
為什麼絕對不能加熱蜂蜜?
當我還是養蜂新手時,曾企圖說服別人用蜂蜜代替烘焙用砂糖。我寫了許多部落格文章,分享如何用蜂蜜入菜,解釋如何調整能避免過度上色或乾燥。直到我在研究阿育吠陀的藥用蜂蜜配方時,才初次得知蜂蜜不得加熱的警訊。當我更深入研究此項建議時,發現許多其它傳統醫學體系也表示認同,加熱蜂蜜不僅會破壞裡頭的健康酵素,對人體更是有害。
阿育吠陀醫學認為,將蜂蜜加熱超過40°C 會產生毒性,便是所謂的「殘毒」(ama)──會附著於黏膜,變成類似體內的黏膠。阿育吠陀大師遮羅迦(Charaka)曾在五百多年前寫下:「不當攝取蜂蜜導致殘毒,是最麻煩的事。」在此醫學系統中,加熱的蜂蜜被視為最難排出身體的毒素之一。
加熱蜂蜜破壞營養成分,還會讓「羥甲基糠醛」攀升
要與幾千年的智慧逆道而行,著實令人感到不安,於是我尋求了科學的解釋,我發現,加熱會改變蜂蜜中天然形成的酵素,而不當儲存與過度曝光,亦能將其摧毀。加熱蜂蜜時,化學成分會有所改變。將主要成分為果糖的溶液(如蜂蜜)加熱,會產生5-羥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HMF),並減少其過氧化物含量與活性,意即抗菌特質會受到損害或摧毀。
而羥甲基糠醛是將特定醣類加熱、或脫水後形成的化合物。加熱後的蜂蜜與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皆含有此成分,新鮮蜂蜜則不含、或僅有微量的羥甲基糠醛。這項事實讓世界衛生組織得以透過「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監督食品供應鏈的蜂蜜品質。根據這項標準,在溫帶地區若羥甲基糠醛含量每公斤低於40毫克(40ppm)、熱帶地區每公斤低於80毫克(80ppm),即可被認定為「生蜂蜜」。
根據我國國家標準CNS1305針對蜂蜜的HMF含量管制,合格的蜂蜜每公斤蜂蜜及龍眼蜂蜜的HMF含量,分別要在40毫克及30毫克以下。
若超過標準,蜂蜜就會被認定為加熱、不當儲存,或是於銷售前囤放過久。而蜂蜜一旦被加熱,羥甲基糠醛數值會立即攀升。一般替蜂蜜殺菌的溫度需要達到72°C。國際養蜂者協會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Beekeepers Associations)期刊曾發表一項研究指出,不同種的蜂蜜以不同溫度加熱24小時,會產生以下結果:
35°C,羥甲基糠醛數值 1.9–29.2毫克
45°C,羥甲基糠醛數值 2.2–32.6毫克
55°C,羥甲基糠醛數值 4.3–39毫克
75°C,羥甲基糠醛數值 43.4–226毫克
為什麼我們要在意羥甲基糠醛數值?根據目前的研究顯示,羥甲基糠醛有可能是致癌物。研究白老鼠的實驗帶來了警訊,羥甲基糠醛產生毒性與致癌作用所需要的劑量,極可能遠低於預期。
我國食藥署也對蜂蜜加熱有毒?回應指出,目前尚未有臨床試驗證據證實HMF對人體具有毒性。(食藥署完整回應看這裡)
※ 內容授權自《蜂蜜療癒研究室》,作者為道恩.庫姆斯(DAWN COMBS),常常生活文創出版。
文/江宏倫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