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印象中的臺北車站,永遠都是川流不息的客運、汽車來來往往,伴隨著或長或短的汽機車喇叭聲;佇立在公車站,聞到的總是刺鼻的廢油氣味,看到的卻是拖著行李箱來去匆匆的遊客。但現在,首都門面已煥然一新,臺北新故事的序幕,已經從臺北行旅廣場開啟,國內外旅客能在此體驗首都城市脈動,閱讀不一樣的臺北!
臺北行旅廣位於交通便捷的都會中心,為臺鐵、高鐵、機捷及臺北捷運系統等重要交通運輸的交會處,其腹地廣大,以重慶北路為中心區分為東西2塊基地,重慶北路以東是原來的交六廣場,而重慶北路以西則是原來的交八廣場,串聯臺北車站、三井倉庫、北門廣場等重要的歷史文化節點。
臺北行旅廣場東側基地,原為國光客運台北西站,自1953年於台灣省公路局時代啟用,至2016年配合臺北市政府西區門戶計畫搬遷拆除。這臺灣首座扇形停靠的月台,曾經為旅客提供了遮風蔽雨的舒適環境,陪伴了遊子返鄉超過一甲子的時間,帶給大家無限回憶。現在,此處已然成為國家重要門戶,回歸都市計畫原來的用途,作為交通廣場綠地供各地旅客休憩使用。
而臺北行旅廣場西側基地位在北平西路、忠孝西路及重慶北路所圍街廓,原為一排老舊房屋,及一棟5層樓的鐵路警察局,2020年遷移拆除完成,現地僅保存了一座興建於日治時期的紅磚造二層建築「臺北記憶倉庫」。
臺北記憶倉庫原名三井倉庫(全名「舊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北門倉庫」),興建於日治時期約1913-1914年間,是臺灣少數保有三井集團菱形商標的歷史建築物。1914-1920年間,三井集團與廣通運輸社簽訂合作關係,三井倉庫作為廣通運輸社存放三井物產貨品的倉庫使用,直到1935年,因倉庫損壞嚴重,因此著手進行翻修,完工後轉由日東商船組使用;戰後,倉庫轉交由臺灣省物資局管理,並於2002年轉移給臺灣鐵路管理局接管。
至2016年,配合西區門戶計畫實施,三井倉庫以遷移保存與異地重組的方式向東搬遷51公尺,規劃作為展覽空間,於2018年11月開始以「記憶倉庫」為核心概念對外重新亮相。三井倉庫最具特色的半圓形山牆,在第一階段解體保護工程中,除最大程度保留原建物之磚瓦及木料外,更採大塊切割工法將整塊山牆保存下來,惟原有牆體因灰漿老化黏結力不足,故放置於室內作為展示。
沿著三井倉庫往西眺望,則為臺北市現存四座城門中碩果僅存具清代風貌的古城門-北門,又稱承恩門,面向北方有「承接天恩」之意,是老臺北城區「西區」的樞紐地標,在清代,更是「城內」通往「大稻埕」的主要孔道。北門也是臺北唯一保留閩南式風格之城門,其屋頂屋脊、垂脊及屋瓦皆為閩式風格的重要元素。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
北門的外觀非常雄偉,為封閉式碉堡,清未為了防禦火器,北門的牆體全為磚塊與石條所砌成,內部有兩層牆壁,構造堅固,外廓門與北門略錯開,形式一個角度,戰時有利於防守。站在北門城門門道往南望,可見博愛路與延平南路,博愛路原為北門出入的主要南北向街道,而延平南路則與西側城牆方向一致,街道與城牆斜交的現象,也成為臺北城市軸線的風水地景特色。
原臺北城的北面及西面城牆,於日治時期進行的市街改正計畫中拆除,所在位置正是北門周邊的忠孝西路及中華路。民國71年忠孝橋啟用,北門從此被高架道路遮蔽,78年臺北鐵路地下化之前,鐵道由忠孝東路往西經過臺北車站,在北門外圍轉入中華路,84年首先將北門南側的高架橋延平南路引道拆除,105年農曆春節拆除忠孝橋,並接續調整忠孝西路路型,讓興建迄今已達130餘年的北門以完整的面貌重新出現在世人眼前。
如今,北門已成為臺北城的重要地標,不僅可由臺北行旅廣場清楚直視,更可以近距離走到城門下重溫臺北城的建城歷史;佇足漫遊之際,也讓人瞬間有穿越時空,回到前世之感。
臺北行旅廣場及北門廣場位處西區門戶的核心地帶,完整串聯周邊北門廣場、三井倉庫、台北車站及站前商圈等,成就了臺北車站地區完全不同以往的天際線。此處交通非常便捷,可由捷運臺北車站經由站前地下街Z7或K12出口到達,也可以搭乘公車在臺北車站(忠孝)站下車抵達。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
現在,來到了臺北行旅廣場,會發現這處優雅的空間,早已有別於以往車水馬龍、熙來攘往的吵雜環境,相當適合靜靜聆聽、慢慢體驗臺北的城市脈動,而北門廣場極富特色的歷史建築,也是網美拍照打卡的好地點!大家不妨趁著連續假期,來趟臺北行旅廣場微旅行,徒步尋訪古蹟景點,細細探索北門廣場歷史脈絡,回憶台北西城的歷史痕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