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投書】認識台灣小水力發電的產業鏈

匯流新聞網/匯流筆陣 2021.03.08 19:30

洪正中/臺灣環境公義協會理事長  協同作者陳谷汎/臺灣環境公義協會能源小組召集人

去年2020年9月25至26日的「第三屆小水力發電產業發展論壇」上,經濟部能源局游振偉局長在論壇致詞時,已宣布要讓小水力發電成為台灣第三大再生能源的產業。同時,在當時論壇也正式倡議,由台灣小水力業界及學術界、環保團體等,共同籌組「台灣小水力產業鏈及跨業聯盟」。

如今,美夢已將成真,從當時開始由本協會負責籌辦工作,所以也扮演著聯盟籌備處的角色,並且依人團法規定辦理且進入籌備階段,並將於今年3月13日舉辦成立大會,選舉理監事,並召開第一屆第一次理監事會議,也即是即將宣佈聯盟的正式成立。期待未來台灣小水力發電事業即將進入快速發展期了。聯盟的名稱也會在會員大會中通過為「台灣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大家應該對此聯盟充滿著期待才是。

首先必須說明,小水力發電的產業鏈包括哪些產業?以及產業鏈是如何構成的?可用下面的圖表來做說明。首先是上、中、下游產業來定義產業鏈的組成:

一,上游產業=小水力發電的「設備製造業」,包括:

1、原材料產業(鋼及不銹鋼材、合金材料、線圈及電動機)。

2、零組件/配件產業(水工機械、閥件及控制件、自動攔汚閘、水利建造物丶壓力管材、變壓設備)。

3、系統産業(感測系統、物聯網系統、智慧控制系統、電力配控系統)。

4、核心設備產業(水輪機、發電機)。

如此衆多的材料、設備,構成上游的設備製造業。

二,中游產業=整合服務業:

必須有3階段的服務工作:

1,工程設計規劃的服務業,也即是水利+能源的工程設計規劃工作。

2,建設階段的工程總承包,將小水力發電設備及工程建制完成。

3,操作營運階段的核心役備保護及維修服務。

三,下游產業=發電業:

依時間序,能源業者:

1、初期要投入電廠的選址及開發階段的工作。

2,等建設完成後,能源業者則有電廠管理及經營工作,更包括產生電力的販售及經營工作。

產業鏈中的各產業,以顏色標註,紅色表示台灣尚無此產業,聯盟必須與政府通力合作,促成該產業的誕生。藍色表示台灣有此産業,但有待提升及優化其技術。黑色表示該產業在台灣已有,可無縫接軌台灣的小水力發電產業。就整體而言,此産業鏈尚未整合,包括產品尚未優化及規格化,而且某些產業對小水力發電事業還很陌生,或不具信心。當然市場規模夠大才是整合成功與否的關鍵原因,希望小水力發電産業發展邊跑邊整隊,市場規模擴大後促成產業鏈的形成。

最後説明何謂跨業合作?舉二例來說明 。第一例,依據日本經驗,在川流型小水力發電案件,儲水及提高水位,是小水力發電必要的措施。為達此目的常以橡皮壩來代替水利工程,因此,基於橡皮霸在日本已有60個使用在水力發電的實際案例,在台灣我們也積極推動橡皮霸製造產業與小水力發電產業跨業合作的契機。

第二例,是台灣某生物機電公司,目的是透過精緻農業科技來提升農漁業的產值。而在過程中必須大量用水,為了充分利用水資源並再利用,設計出小水力發電系統來發電。這種小水力發電產業與精緻農漁業的跨業合作模式,也是非常成功的跨業合作案例。所以,利用跨業合作來推廣小水力發電的廣泛運用,亦是此次聯盟成立的工作及任務之一。

新聞照來源:Unsplash 示意圖、圖表為洪正中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CNEWS報導》

【有影】小水力發電躉購費率低 臺灣環境公義協會盼能源局「不食言」促成台灣第三大再生能源

借鏡日本「橡皮壩」 水利署推小水力發電抗乾旱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