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馬拉松 爸爸票房 宋正宇

舞蹈大師劉鳳學說唱藝術家楊秀卿獲第40屆行政院文化獎

民生@報/ 2021.02.02 18:01

【文/陳小凌】文化部今日公布第40屆行政院文化獎得主名單,由傑出藝文界人士楊秀卿及劉鳳學獲此殊榮。文化部長李永得親自致電向兩位受獎人道賀,並表示兩位受獎人在傳統藝術及表演領域的傑出表現,對我國文化推廣及交流有深厚貢獻,實足令人感佩。

 

舞蹈大師劉鳳學。新古典舞團提供。

 

劉鳳學出生於1925年,從小學習古典芭蕾舞,1950年代開始接觸臺灣原住民舞蹈,1965年至1966年到日本研究所進修研習舞蹈創作法,同時也在日本宮內廳研究唐代樂舞。1976年創辦「新古典舞團」,並於1987年獲得英國國家舞蹈哲學博士學位,為我國第一位舞蹈博士。

 

劉鳳學的現代舞重視民族文化的本源,同時在作品中賦予個人對時代、整個社會及生活體驗的反思,她的舞蹈生涯主要投入包含現代舞蹈創作、唐樂舞重建、儒家舞蹈及原住民舞蹈四大面向,相關評論及學術著作廣受國內外重視。

 

她也是一位具有重要貢獻的舞蹈教育家,培育眾多優秀的師資和舞蹈人才。1979年提出「國民中小學舞蹈實驗班」實施建議案,1994年第7屆全國教育會議中提出「七年一貫制藝術教育制度」,對臺灣舞蹈教育有極大的影響,對我國表演藝術及文化發展貢獻良多。

 

劉鳳學曾於1977年獲選為美國國際舞蹈研究委員會(CORD)傑出舞蹈學者、1987年獲得民族藝術薪傳獎、1991年獲得國家文藝獎特別貢獻獎、1997獲第1屆國家文藝獎─舞蹈類、2014年更榮獲教育部首屆藝術教育貢獻獎─終身成就獎。

 

說唱藝術家楊秀卿。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提供。

 

楊秀卿,1934年出生於新北市新店區,因兒時延誤就醫,導致雙眼失明,其父親為讓她習得一技之長,將她送到基隆一戶以賣唱為生的人家收養,從此展開楊秀卿的「唸歌」生涯。11歲時楊秀卿開始外出走唱,青少年時期在臺北圓環一帶駐唱,取材於街坊巷弄之故事,並由此打響其「口白歌仔」的名聲。

 

1969年起,楊秀卿受僱錄製說唱節目播放,最盛時期共計53家電臺同時播放她的說唱錄音帶,1983年開始傳授學生唸歌技藝,1985年陸續於各項傳統藝術活動中獻聲。楊秀卿有感於說唱藝術逐漸在沒落,希冀自己能讓「歌仔」這種傳統民俗曲藝延續下去,近年來進行推廣工作不遺餘力。2010年成立「楊秀卿說唱藝術團」,致力於達成對傳統技藝保存與傳承的心願,2015年起,展開紀念音樂會巡迴演出,並在2016年參與微笑唸歌團《唸啥咪歌》專輯,獲德國紅點設計獎「最佳設計獎」,2017年參與《血觀音》電影拍攝,更在2019年受邀總統府音樂會表演。楊秀卿透過不同途徑宣揚唸歌說唱技藝,讓更多人認識唸歌之美。

 

楊秀卿曾於1989年獲得民族藝術薪傳獎、2007年獲得第11屆國家文藝獎─說唱藝術家,並於2009年獲文化部登錄為「重要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尊稱「人間國寶」。

 

文化部表示,二位受獎人在傳統藝術及表演藝術領域,都有輝煌成就,更主動向國際推廣臺灣藝術文化,使世人認識臺灣文化之美,促進藝文人才交流,對我國藝文推廣貢獻良多,獲獎實至名歸。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