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把社區變教室慈大生前進大富社區展現共學成果

慈善新聞網/ 2021.01.11 00:10

  慈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與USR Hub) 融合社區在地元素,讓學習不侷限在教室內,而是把整個社區變成教室。慈大USR總計畫主持人通識中心江允智主任、傳播系毛榮富主任、通識中心陳添財老師、教育研究所陳沛嵐老師、公衛系高慧娟老師、體教中心王心怡老師等帶領104位同學前進光復鄉大富社區舉辦成果發展會,並且擴大邀請花蓮女中9位同學攜手參加。

  一到大富國小(實踐基地),就看到門口豎立著吸睛的「裝飾聖誕樹」。那是同學上次親手種的福菜組合而成,用鐵鉤把一株株福菜掛在支架上,「樹梢」上裝飾著接地氣的斗笠。看到這株另類聖誕樹,同學都興奮不已,快步衝上前,幫忙掛起最後幾株福菜,共同完成這個特殊的樹。雖然當天下著雨,還是不減社區居民和師長同學參與活動的熱情,一大早跟著慈大校隊做暖身操,活動筋骨。USR總計畫主持人通識中心江允智主任:「感謝大富社區發展協會提供場地及事前的準備,也感謝熱情參與此次盛大成果展的師長同學、社區居民。」為這次活動揭開序幕。

  接著,隨著大富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陳月琴老師和協會成員的腳步深入大富社區,走在社區的街道,陳老師述說著社區的發展歷史演變,而大富國小也因在學人數不足,在2014年廢校。陳老師在介紹僅存的店家「全花蓮唯一的擂茶舖」時,語氣中難掩不住感慨了起來。

  學生在實踐基地走廊上陳列著一個個看板,介紹著大富社區的植物。內容是由本校同學結合社區居民組成光復生態共學團的結晶。透過相互學習,不僅加深同學自己對社區植物的觀察與了解,也把自己所學與社區居民分享,達到共學的目的。

  在成果發表會上,參與的同學講述在課程進行中與當地社區居民互動所發生的一些趣事。例如:因為世代差距,在服裝審美上南轅北轍,產生烏龍的趣事。還有,因為老一輩人大部分用台語溝通,同學得用不太熟練的台語講話對談,雞同鴨講的場景,透過同學的分享鮮活地展現出來。心得分享過程中,台上的同學與台下的社區居民和樂融融,打成一片。人發系洪珮慈同學分享著:「鄰里的關係很緊密,居民都很熟悉對方家裡的情況,社區很有凝聚力,我覺得這是都市小孩感受不到的氛圍。」

  活動最後,社區居民以廢棄學校操場耕種的蔬菜,煮出一鍋熱騰騰的石頭火鍋,與參與的師長、同學分享和共餐,為當天的活動劃下完美的句點。

  把社區變成教室,從同學的觀察去理解與統整,並藉由成果發表,與社區居民情感連結與交流。大富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陳月琴老師表示,透過與慈大的合作為社區帶來正面與積極的效應,並注入許多活力、生氣。期許未來與慈大能有更深的連結,產出更多的成果。

撰文、攝影/林益竹、林鈺祥、李旻佑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