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台北市議員鍾沛君,近日在例行年度健檢發現右肺異常增生變化,因為她的的母親、阿姨都因肺腺癌過世,因此決定立刻動刀,手術一切順利,今(8)日順利出院。
鍾沛君的主治醫師北榮胸腔外科醫師許文虎表示,去年鍾議員健檢發現肺部有結節,而且還有實體性變化,研判是惡性機會比較高。「再加上她家族又有病史,因此建議快點切除。」
這次是採用微創手術方式,把腫瘤很快切掉。許文虎表示,好在得的是肺腺癌零期,切掉就沒有問題,存活率達100%。
許文虎解釋,肺癌主要分兩大類:小細胞癌與非小細胞癌。小細胞癌腫瘤小但擴散惡性度很高,多半透過化療、電療處置,手術少;非小細胞癌有四、五種,肺腺癌最常見,抽菸也常見鱗狀上細胞癌。「非小細胞的肺腺癌,尤其女性若有直系家族必史更要小心。」臨床上他只要遇到病人有肺腺癌史,一定建議家人都要來做檢查。
國健署針對45-75歲,有抽菸、家族史高風險族有推動LDCT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可以早期發現結節,定期追蹤就能早期發現,許文虎則認為,有直系肺癌家族史篩檢年齡可自動提早到40歲以下。
高危族群定期進行LDCT篩檢
台灣肺癌學會陳育民理事長強調,肺癌高危險族群除了重度吸菸族之外,有肺癌家族史的民眾也是不容忽視的高危險族群之一,應當定期篩檢、小心防範。
研究指出肺癌的發生率與家族病史息息相關,若一等親內曾罹患肺癌罹癌的風險將會增加。同時也提醒大眾,若有抽菸習慣或家族有肺癌病史的民眾,應建立每年定期肺癌篩檢的習慣,避免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是目前唯一具有國際實證可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陳理事長提醒,如何在癌症轉移之前就找到早期肺癌病人進行治療,是改善肺癌高死亡率最重要的關鍵,也是肺癌防治的主要目標。
陳理事長也說明,為改善肺癌高死率的現況,國健署與肺癌學會聯手共同推廣高危險群應定期進行 LDCT 肺癌篩檢,提早發現肺癌病灶,有利醫師進一步治療,降低肺癌患者死亡率。
台大醫院新竹生醫園區分院余忠仁院長表示,非吸菸者肺癌患者為台灣的肺癌大宗,此點與國外大相逕庭,因此國外吸菸與肺癌關聯的研究並不適用於台灣。在國人殷殷期盼政府將LDCT納入癌症篩檢的呼聲中,如何界定高風險族群、確認LDCT篩檢的成本效益及其標準作業程序、後續追蹤、處置,成為醫界的當務之急。
文/林以璿 圖/林以璿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
肺癌早期發現是關鍵!台大醫師分析:你適合胸部X光檢查、電腦斷層還是低劑量電腦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