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字學會與慈濟大學、東華大學於18日、19日共同舉辦「第三十一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了國內外38位文字學研究學者分享,透過每年一度的研討會,不但凝聚了海內外老、中、青文字研究工作者的最新成果,同時也提供青年學者觀摩與學習的良好機會,包含有國內三十多所大專院校學者,還有美國、波蘭、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學者參加,尤其是過去20多年,因為考古學的發達,陸續出了許多戰國竹簡,也成為這次研討會的重點。
「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今年是第三十一年,是國內文字學界最具指標性的學術研討會。文字學研討會的舉辦,不僅僅是研究成果的發表與討論,更是培養新一代學者的園地。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致詞表示,歡迎大家來到花蓮,大家從不同經典及出土文獻考據文字學,慈濟常說緣起相依,大家聚在一起有其特殊因緣,本屆會議設計了古文字集字:「茲福在心,齊善若水」,合起來就是慈濟福善,這是我們的理念,也是對大會的祝福。
中國文字學會李淑萍理事長感恩慈大和東華承辦文字學界的盛會,希望大家透過論文的發表和討論有很好的成果。文字學在漢學研究中向來是居於基礎、核心的地位,要讀懂經書一定要先識字,文字學對於漢學研究的影響可謂無遠弗屆。
首先由季旭昇教授主講「安大簡、孔子詩論、毛詩看《詩、鄘風、將有茨》揭幕,「安大簡」是指2015年一批流落到海外文物市場的戰國竹簡,被安徽大學入藏。「安大簡」的年代被測定為距今約2,280年左右,屬戰國早中期。季旭昇教授以毛詩的「牆有茨,不可掃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醜也」其中毛詩與安大簡最大差異,安大簡中為「牆有螏)」螏字是指蜈蚣,毛詩的茨則為草。季教授比較兩者之間何者可能性較高,同時也引述孔子詩論以及歷史典故對「牆有茨」的解釋,天底下沒有人可以一手遮天,沒有藏得住秘密。
漢字從甲骨文演變成現在以線條為主,主要分成象形字、會意字、形聲字三類,了解文字的演變,可以追溯當時祖先生活和思考邏輯。慈濟大學國際暨跨領域學院助理教授呂佩珊以「疾」字用例說明,疾病的「疾」是會意字,現在知道就是疾病的意思,但初意為人被矢(箭)刺傷,所受的傷非常疼痛、難以醫治,逐漸擴大字意,衍生為生病,所以古人稱病是說「疾」,例如「憂勞成疾」等。
慈大東方語文學系何昆益副教授發表「《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一》音韻初探」,透過戰國時期出土的竹簡「出土文獻」與陳列在圖書館中的「傳世文獻」進行語言文字全面性地比較,針對兩種文獻中有關《詩經》的內容進行探究,揭開古文字形音義的神秘面紗。
另外,為推展文字學,慈大國際生也創作了一款古文字貼圖,用古文字去表達年輕人「安安」,也用了金文(刻寫在青銅器的文字,屬於商周時期)的吉祥語「純魯」、「多福」去表達祝福,研討會將於19日移師到東華大學舉辦。
(撰文:李家萓,攝影:曾繼鋒、李家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