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恩浩連天 臺南學子演繹父母恩重難報經
臺南慈濟高中非常重視行善及行孝的精神,多年來在歲末年終之時,由國二及高二全年段學生共同演繹『父母恩重難報經』已是一項傳統,更是生命教育特色活動。今年度國二及高二師生熱情邀約家人前來聆賞,儘管天候濕冷,但二場次近450位家人出席,讓演藝廳座無虛席!
父母恩重難報經演繹結合生命教育課程,如國二和氣班負責演繹「十恩」,王婉真老師便請學生們向母親請教當年懷孕生子的點點滴滴,以及父母親養育小孩的過程有哪些辛勞的地方,讓扮演孕婦或父母的同學們具有真實的體悟。
此外,為了讓家人們前來觀賞時能有感動和驚喜,全國二及全高二學生們自行創作四個短句並搭配親子照,製作成愛的書籤,讓家長們進場時便能拿到孩子的貼心話!一如國二吳沛穎同學寫到:「您是我的翅膀,在我需要您的時候總是在我身旁,幫助我面對種種困難,帶我一起飛向更好的未來!」
國二感恩班負責演繹「報恩」,此段曲目的前奏是表達迷茫困惑及懺悔的樣子,陳立祺老師以現代藝術的方式指導五位同學用肢體探索的形式表達,再經過表演藝藝術科洪妙甄老師的指導,國二林沁叡、陳宥方、周映慈同學先透過影帶學習,並相互討論演練,原本有點尷尬,但真的入戲後反而能自在地用肢體動作表達情感!
演繹謝幕後,國二莊仁傑老師發現班上家長似乎在尋找他,碰面後家長握著他的手說:「謝謝!」無論是現場的互動或在班級群組中,都得到家長熱烈的回應,確確實實地感受到孩子的成長。仁傑老師發現透過精緻的孝親主題劇及全體師生共同投入,可以感受到全場親師生的心靈共振!
三個多月的籌劃及演練過程中,除了班級導師的引導之外,更結合表演藝術課程進行肢體動作、表情、眼神、服裝選擇、上妝的教學,而高中部同學在發想隊形變化及燈光設計等層面,展現多元的能力!
關於表演藝術課程,今年最大的變化就是高二年段的表演藝術課由新聘的外籍教師Adyar,全程以英文指導學生,儘管是Adyar首次接觸父母恩重難報經以及手語,但親情的主題是很容易理解,而且也已經在台灣生活多年,比較能理解華人社會中的親子互動,而學生們也在全英文的指導下,順利完成演繹的每個細節。
除了外籍表藝老師的指導,高二各班導師更是撥冗陪伴學生演練並給予建議。高二王泳心同學首次接觸父母恩重難報經並飾演孕婦角色,儘管經文和樂曲是平日鮮少聽聞的,但戲劇所描述的卻是貼近生活容易理解,在這段時間更會幫忙家務,減輕媽媽平日的負擔。
除了舞台上努力詮釋的戲劇演員及手語表演同學外,幕後的燈光和隊形設計更能彰顯同學的用心及才能!高二郭宥 同學本身會多項樂器,更是校內熱音社社長,對於燈光呈現及演員動線設計有許多點子,特別是當逆子追憶父母親自幼即長的疼惜卻已親不待時,用燈光的明暗及追蹤詮釋,更能體現氛圍。
高二李宜臻邀約媽媽及外婆前來參與,宜臻媽媽從慈小到高中皆有前來看宜臻演繹,感覺孩子真的慢慢能理解父母的辛勞,也更加懂事貼心,外婆在一旁聽到宜臻母女的分享,更是感動地熱淚盈眶。
演繹結束後,家長們都給予正向的回饋,看到孩子們能夠在演繹中擔任角色或司儀,培養許多能力而感到光榮。還有在演練過程中,感覺到孩子變得比較貼心懂事,而整場演繹更是感受到孩子們透過歌聲及掌聲要傳達給家人們的真摯感恩之情,仍持續迴盪在每一位參與的親師生的心中!
(撰文:林曉瑩,攝影:陳達生、林育吟、李雅貞、郭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