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士官驗血配對成功 期許能為患者點亮健康之路

慈善新聞網/ 2020.12.13 00:04

  「捐贈造血幹細胞對他而言並不是結束,而是擴張生命力量的起點,也是為受贈者點亮健康之路,創造屬於他們更特別的生命意義」。

  陸軍第四支援指揮部高雄聯保廠上士林承鋐,日前於花蓮慈濟醫院捐贈造血幹細胞,展現「國軍有愛,軍民一家」的精神,不僅成為國軍同袍讚許的典範,也為受贈者帶來生命的曙光,更為社會播下更多愛的種子。

  陸軍士官林承鋐是於四年前參加慈濟所舉辦的造血幹細胞捐贈說明會後,即主動參與血液建檔活動,迄2020年年中,接獲配對成功的消息,配合醫院安排,由妻子陪同前往花蓮慈濟醫院,進行「造血幹細胞」捐贈,使其能如願完成救人與助人之理念。林承鋐上士表示,捐贈造血幹細胞過程其實不複雜,如同血小板分離術的捐血過程,只是需花費較長的時間,後續再持續補充營養後,身體即會自行修復,而這對病患來說,卻是生死交關的關鍵。林承鋐上士也指出,捐贈造血幹細胞對他而言並不是結束,而是擴張生命力量的起點,也是為受贈者點亮健康之路,創造屬於他們更特別的生命意義。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平均每年出動10萬人次的志工人力在社區奔走服務,已有44萬志願捐贈者的驗血資料,儲存超過12000人的臍帶血,完成超過5800例造血幹細胞捐贈。在證嚴法師的號召及全球慈濟志工護持宣導,骨髓資料庫匯集眾人愛心,據統計,目前在骨髓庫的建檔人口比率,在台灣為1.81%,高於韓國0.64%,日本0.39%,中國大陸0.18%,堪稱亞洲第一。

  此外,中心也將臺灣的愛拓展國際,供髓國家遍及世界31個國家地區,相較於其他骨髓庫對外供髓資料,中華骨髓資料庫25國,日本18國,韓國6國,亦是亞洲第一。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是臺灣唯一的骨髓資料庫,雖然是政府委託慈濟成立的,但不屬於公家機構,也沒有接受任何公家的補助。

  現在醫界大多採用「周邊血造血幹細胞捐贈」這個方式,符合HLA配型的捐贈者,不需進入手術室就可以完成捐贈,其過程類似捐血小板,捐贈者只需要半躺半坐在椅子上,藉著「血液分離機」,直接分離出救命的「造血幹細胞」就可以完成救人的任務。期待大家挽起衣袖,捐出10 CC 血液,您的驗血建檔,讓萬分之一的配對機會,多了一個重生的希望!

(撰文:軍聞社、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攝影:軍聞社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