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apink 蘿拉 蔡阿嘎

轉作耐旱作物 農友仍面臨無水可用窘境

客家電視台/ 2020.12.04 00:00

【綜合報導】

桃竹苗地區,總面積達1.9萬公頃的農田,全面停灌,除了水稻每公頃補償14萬元之外,其餘作物也提供了相關補償,雖然農政單位這幾年也鼓勵農民轉作較省水的雜糧作物,不過農民表示,今年實在太缺水,即使是黑豆、甘藷等乾旱作物都不能倖免於難,另外柑橘類也是因為沒水,果園裡到處可見因裂果或晒傷的落果,讓農民們相當痛心。

看著乾枯的田地,原本應該充實的黑豆囊,卻呈現乾扁狀態,讓農民是相當心疼,農友指出,今年就連耐旱性較高的雜糧作物,也因為缺水而影響了收成。

桃園新屋農民 徐金輝:「大家一樣農民,一樣有水權啊!是不是,轉作這些來說,你也沒有說我種菜這些沒有水給我,我一樣也沒有收成啊!」

新竹竹北農民 何萬欽:「其實講起來要有露水,若有沾到露水的豆子,從頭到尾不用水,若是沒有露水,像今年沒有露水,我們要(找水)再澆一次,這樣豆子才會漂亮。」

開著堆高機,想辦法為甘藷澆些水,農民表示,竹東鎮農會近幾年推廣節水農作物耕種,鼓勵轉作只需要水稻一半水量的台農57號甘藷,但今年遇上停灌缺水,影響了甘藷品質。

新竹竹東農民 莊正燈:「這次停灌休耕我們從頭到尾,只有灌溉到2次水,結果後面2次完全沒水,所以現在番薯變得不會大,不會大的時候又比較會裂(果),然後蟲絲比較多,所以現在這次番薯品質沒有那麼好。」

「你看這種的就裂掉了,全部沒用了,所以還很多,會掉光光。」

而狀況最慘的莫過於苗栗的柑橘類,像是在明德水庫旁的頭屋地區,果園裡到處都是晒傷或是裂果的帝王柑,讓果農是欲哭無淚。

苗栗頭屋橘農 巫成運:「人說有眼淚都流到沒眼淚,像這個到收成,看1甲地可收,像這樣看1千斤有沒有,1800斤。」

這次停灌,農水署提供的補償金,從牧草每公頃1.1萬元,到柑桔類的14萬元不等,希望幫農民度過難關。因應未來的極端氣候,農糧署北區分署表示,除了會持續推動「大糧倉計畫」,增加國產雜糧產量之外,也將推行稻作「4選3」政策,減少國內水稻耕作面積。

農糧署北區分署副分署長 林淑華:「政府明年可能從明年開始,會推行稻作4選3的措施,也就是說我們4期裡面,要有1期是非種稻,整體來說,政府的目標是希望,能夠減少稻作面積3萬公頃。」

有農民也表示,他們是聽從政府建議才轉作雜糧,卻還是因為停灌而造成農損,縱使後續有補償金可領,但他們仍然會對於,農作物歉收而覺得痛心,而且願意轉作的農民畢竟仍是少數,因此希望農政單位要更加超前部署,積極面對未來的氣候與水情,才能讓全台的農民及相關業者,有所遵從的方向。

熱門關鍵字:

客家焦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