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抗旱大作戰 農委會推短中長期調適策略

客家電視台/ 2020.12.02 00:00

【錢薇如 林柏均 台北】

台灣面對56年來最乾旱的一年,農委會評估,這次受到乾旱影響作物的面積,就大約有7368公頃這麼多,為了因應未來環境變遷,農委會推動短中長期調適策略,同時宣布從明年元旦起,用政策鼓勵農民配合,在2年的4期稻作中,有一期改種旱作或種景觀作物,若推動順利,將於後年續推「大區輪作制度」,估計實施後可減省2成用水。

農田光禿禿一片,沒有水灌溉,從桃竹苗二期停灌到嘉南一期停灌,農民叫苦連天,面對極端氣候造成乾旱問題,農委會將推動短中長期的調適策略,從近期開始推動,節水技術訓練以及獎勵措施,中期會加強引水蓄水措施,規畫大區輪作制度,最後長期預計推出擴大農業保險,以及研發耐旱品種等策略。

農委會主委 陳吉仲:「我們未來還是會朝繼續的,整個農業灌溉用水的需求,這是用水的需求,來逐年的調降,來增加我們農業灌溉用水的效率。」

農委會打算從明年元旦開始,推動非強制性的「4選3」水稻政策,2年共4期稻作,如果只種3期,其中1期種植旱作或景觀作物,政府提供保價收購,以及綠色環境給付的措施,發展成熟後,預計可在後年推動大區輪作的政策,預計將可以節省20%的用水。

農委會主委 陳吉仲:「如果農民配合我們這樣一個調整,那這個調整包括他如果種乾旱作物,還有後面的產銷調節 ,他每一年的利潤,也就是所謂的農家賺款,比他每一期都種水稻還高,那這個部分我們絕對可以來確保,農民的收入會更好。」

另外農委會8月啟動團隊,調查受乾旱影響作物,結果發現總共有2.2萬公頃受影響,其中茶葉面積就占了4800公頃,以苗栗影響最為嚴重,另還有中部的梨、竹筍、北部的短期葉菜類等農作物,也都受到因為乾旱受到衝擊。

熱門關鍵字:

客家焦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