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大谷翔平 徐名駒 鼎泰豐

【智在家鄉】「蛙」言巧語AI精準辨位瀕臨絕種蛙聲 遊子運用資訊專長數位典藏守護澎湖石滬文化

匯流新聞網/李 映萱 2020.12.01 14:42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王佐銘、程子奕、呂怡潔、胡照鑫、李盛雯/新竹報導

面對動物瀕臨絕種、特色文化漸漸消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我們,能如何守護美麗的家園呢?今年第三屆聯發科技「智在家鄉-數位社會創新競賽」團隊「蛙保志工」與「滬好」,他們利用AI與資通訊科技,分別針對諸羅樹蛙與澎湖石滬進行保育與文化傳承,讓下一代能夠繼續看見大自然的美好。

保育類諸羅樹蛙因棲地開發、農耕改變,導致樹蛙數量銳減、面臨絕種。面對即將消失的諸羅樹蛙,早有一群默默耕耘的農友們,以友善農業復育青蛙,但復育蛙況難評估,到底青蛙數量有無變多?團隊說,「過去只能用肉眼、感覺去了解,很難用科學結果客觀呈現」。蛙保志工有感現今蛙況觀測缺點,於是團隊偕農友們在嘉義大林鎮上林里三個地方,運用AI學習智能辨識蛙聲傳送至AI系統模型訓練,再由人工進行除錯調整,訓練AI 提高答對率,最後將AI統模型轉換至手機APP「蛙現慢城」。

為了方便收集數據並實際了解樹蛙棲息環境,團隊攜手電筒、頭燈等設備進入伸手不見五指的竹林勘查,因夜晚蚊蟲特別多又有趨光性,蛙保志工一踏入農田就遭大批蚊蟲「圍攻」,但他們卻樂得被蟲蟲騷擾,「這其實是好事一件,當感受到越多生物,意味此區並未受化學農藥傷害,生態豐富且乾淨,生態多樣性高,我們吃的農產品就越健康」。

▲諸羅樹蛙(蛙保志工提供)

此外,團隊也在竹林里裝太陽能板協助手機透過錄音辨識將青蛙聲回傳。建立蛙聲資料庫後,便利於即時掌握蛙況,進行生態統計與保育,輔佐農友的友善農業計劃,掌握青蛙復育情況,搭配生態旅遊,提升民眾保育意識,突破現有瓶頸。

「辨識青蛙叫聲頻率比較難,蛙叫通常持續5到10秒,且至今沒科學數據判斷青蛙種類叫聲,一隻蛙叫法好幾種,有求偶、抱錯伴侶叫聲,亦或多隻青蛙同時發出叫聲。」蛙保志工表示,因為諸羅樹蛙會爬樹,若不是雨天,樹蛙就會躲在竹林底層,且肉眼難判斷;此外,現場會受到其他雜音干擾,辨識種類叫聲也是相當不容易,諸多變數都增添了辨識難度。

團隊在竹林探勘時還發現到,通常向上生長的竹子,有幾支卻是被加工折彎,但明明沒怎麼下雨,地上卻有一個個水漥?請教農友才恍然大悟,這都是為了諸羅樹蛙能夠隨時取水生存而造的人工營造的棲地,團隊找出原因後感到相當欣慰,理解到不只要減少農藥噴灑,幫樹蛙建立家園,也是環境保育重要的一環。

石滬群在全世界逾六百口,澎湖就占9成5以上。石滬不只有美麗外表,也是過去漁民捕魚溫飽之處,為人與大海互利的共生體現。澎湖每年到訪的人潮與日俱增,但環境汙染程度也因此增高,另一團隊「滬好」針對觀光發展與在地文化傳承衝突,提出「護好。滬好。互好」計畫,運用資通訊科技專長創新發展的新方向,達到環境保育、人文共存。

滬好團隊由澎湖科大、逢甲大學、台科大學生跨領域組成,身為澎湖人的團員之一王瑞琪表示,因為在澎湖難找到合適的工作,自小就被教育要到台灣本島就業。有感於澎湖觀光客漸多,看到家鄉古蹟、生態文化遭破壞,內心十足不捨。她用自身資訊專長,計畫「護好。滬好。互好」回饋家鄉,把深愛的土地發揚光大。

團員黃敬智表示,其計劃始於大學專題研究,為了把澎湖的美麗分享給更多人,將8年來累積的影視典藏與大眾分享,為第一階段保護澎湖石滬特色文化的「護好」;經過團隊文字探勘,結合多年典藏內容,運用科技系統化整理,除了製作電子書、明信片,更開發LINE機器人及APP與遊客互動,其相關問答連結至典藏數位平台,讓遊客深度認識這片土地上發生過什麼的「滬好」。

最後的「互好」是將旅客連結在地居民,除了透過線上數位典藏平台,還推出線下環境教育工作坊活動,喚起大家對石滬文化的關注,而不僅僅只是「到此一遊」,盼能將澎湖石滬的美麗文化帶回本島,甚至是全世界。

滬好回顧為家園努力的過程,多次往返本島與澎湖文字探勘,憶及通往每條雜草叢生的石滬小徑,放眼無際的潮間帶,清晨、深夜把握退潮的時刻,有感而發:「每一次的田野調查與耆老訪談,使我們越來越覺得時間越來越不夠用,因為懂石滬的耆老們正快速的凋零,自覺對這片海洋文化的無知與匱乏,使我們責無旁貸,也更加確信這計畫的價值主張與堅持。」

照片來源:資料照片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智在家鄉】用科技溫暖家鄉!3款大學生新創APP 助聽障、失智患者、飢餓孩童

【有影】聯發科技「智在家鄉競賽」百萬得主 AI結合物聯網打造水產養殖監測系統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熱門關鍵字:

AI 智在家鄉 滬好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