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位於安平第一公墓裡的「十二軍夫墓」,是1938年日本殖民政府建來表彰與紀念12名安平軍夫的墓碑,一旁的解說牌因設置已久,在長年日曬雨淋下導致模糊不清、難以辨識相關資訊,目前正由本市文資處進行解說牌更新作業。文資處並透過出版刊物介紹,梳理解說牌所在地-湯匙山的歷史價值。 已故中央研究院院士曹永和曾說:「歷史是由『人、時、空』3個因素互動交織而成的,其中『空間』更是人類生活和生產的基本場所。在這個舞臺上,各種人物於不同年代連番登場又消逝,因此歷史不斷呈現階段性的演化,然而,不論演員如何更替,舞臺卻始終存在。」如果說湯匙山是一個歷史舞台,百年來在此連番登場的上臺、下戲的「演員」們,則是在此演活許多的故事,一代一代持續輪替。此地從高空望下,地形像一支覆蓋的湯匙,故俗稱「湯匙山」。400年前,這裡曾是荷蘭人建造用來守衛熱蘭遮城的「烏特勒支堡」(Fort Utrecht)所在地,但在1662年遭受鄭成功軍隊的強烈砲擊後幾近全毀。 根據當地傳說,這塊區域屬風水寶地,自明清以來,作為安平當地民眾的墓區,成為臺南地區歷史悠久的公墓之一,直到民國79(1990)年公告禁葬。每到農曆春節與清明時節,來此掃墓者往往是居住於安平傳統聚落的社區居民及返鄉家屬,也使清明掃墓成為安平人的另類聚會。而農曆七月的「放山燈」儀式,在安平大眾廟廟埕,面朝安平公墓,以「發送牒文」方式,邀請公墓中的男女孤滯魂魄等,前來接受人間饗宴普施,也是這裡特有的民俗。 無論是碉堡或墓塚,湯匙山始終扮演著「守護」的功能,即使有形的碉堡不在了,它仍是安平人心中重要的無形堡壘。想認識更多湯匙山的精彩故事,都在文資處出版的文化資產季刊《聞芝@文資》第30期「永恆的歸宿:從烏特勒支堡到安平公墓」中,網址:http://tmach-culture.tainan.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