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部文資局2017年起與ICOMOS荷蘭國家委員會攜手合作推展水文化資產保存工作,支持2019年水文化國際研討會等多項國際交流活動,協助催生ICOMOS Water and Heritage國際科學委員會。蕭宗煌表示,這次文件展以臺灣與荷蘭水文化資產的歷史脈絡發展(Hydro-biography)為策展主軸,由文化部文資局啟動先期規劃,邀集荷蘭國家文化資產保存局(RCE)、ICOMOS荷蘭國委會、荷蘭在臺辦事處及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協助,促成臺荷雙邊團隊共同合作辦理的國際經驗,進行跨文化、水利領域的連結;不但揭示水文化資產的重要性,也增加區域及國際對於水文化資產保存與活用重要性的理解,更希望成為推動國際水文化保護的示範案例。
文資局長施國隆說明,這次展覽精選臺灣與荷蘭珍貴的水文化資產案例,以「安時處順」、「豐饒得方」、「康健有道」、「順天返璞」4大主題分別涵蓋,包含臺灣案例,曾文溪流域水環境變遷、桃園台地埤圳與石門水庫、臺中市綠川圳路變遷及鰲鼓溼地森林園區;荷蘭案例,諾德瓦德、水車磨坊、聖詹斯貝克河再生及須德海-愛塞湖-烏斯特·發德斯·普拉森。
藉由主題式對話、梳理各自與水共生的文化足跡,引領觀展者感受水文化資產保存與傳承的價值,思考促進區域在地治水經驗的重視;並從過往經驗智慧中,擷取防範未來風險挑戰的線索,以及提出面對未來極端氣候的解決方案。
此外,展覽期間將辦理6場主題講座,提供更多關於水文化資產保存、活化相關知識的延伸學習及知識分享。歡迎各界踴躍報名參加,透過展覽與講座,開啟跨界之間的對話、瞭解與共學發展,報名連結:https://reurl.cc/N6NLb5。
【「水文流變-臺荷水文分享與前瞻」文件展】
時間:即日起至2021年1月26日
地點: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雅堂館A、B館(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