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詐騙 新聞 mlb

【有影】濁水溪孕育獨特好米 西螺鎮農會融合科技帶動稻米產業前進

匯流新聞網/胡 照鑫 2020.11.26 18:06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程子奕/雲林報導

素有「嘉南米倉」美名的西螺鎮,得天獨厚位於濁水溪下游的沖積平原上,肥沃土壤加上灌溉水源豐富,一直是物產豐饒的好所在,除了名聞遐邇的西螺米,還有蔬菜生產以及醬油產業都是重要特色。民國六年成立,擁有百年歷史的西螺鎮農會,不但早在民國七十三年創立全台第一個小包裝米,現在更透過契作模式加上先進農業科技,確保農民生種植具有生產履歷的優質稻米,讓濁水米的地位至今屹立不搖。

西螺鎮農會總幹事廖錦富表示,提起西螺米,國人最直覺的聯想就是想到濁水溪,濁水溪出了八卦山脈,進入平原地區之後,形成寬闊的褐黑色沖積扇平原,土壤中含有豐富的有機氮、磷、鉀等元素,持續養成生長力旺盛的土地。

「因為濁水溪中的礦物質在沿岸會慢慢沈澱,造就肥沃土地的先天條件,堪稱是真正的濁水米。」廖錦富指出,濁水溪孕育出最好吃的米,西螺米也被稱為濁水米,從日治時期就聲名遠播,被欽點為日本天皇御用米,將濁水溪沿岸生產的高品質白米跨海貢獻給天皇。

當時的獻納米從播種開始就要派衛兵站哨,種植過程非常嚴謹,而且播種、插秧、收割等過程進行前,還要舉行特並祝禱儀式。時至今日,雖然時空背景早已不同,但是西螺米的品質依然獨步全台,廖錦富分享,農會建立「獻納米」品牌,將這段美好故事繼續發揚下去。

西螺鎮農會推出的獻納米以台農71號益全香米為主,米質香Q,口感比美日本越光米。維持優異品質的關鍵,就是農會透過契作模式,直接跟農民簽訂合作契約,農民在管理、施肥、用藥各方面都配合規範,達到農會要求的品質與安全性。

廖錦富表示,農會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照顧農民,提供他們最好的種植管理與效益, 目前西螺鎮農會與近50位農民簽訂契作,種植面積超過100公頃,稻作以三大品種為主,包括被稱為「香米」的台農71號,還有台梗9號及台南11號。其中,台農71號由農會免費供應稻苗,並採用先知稻技術進行初期的病蟲害預防,光是台農71號的契作面積就達50公頃左右。

好米這樣買。(資料來源:西螺農會提供)

由中華民國農會與德商拜耳合作研發的「先知稻」水稻健康種苗技術,將水稻種子經過高科技處理後,培育出可長時間抗病蟲害的水稻秧苗,孕穗期藥效可以維持60到80天,等到收成時已無農藥殘留,有效增加農民收成。

「先知稻是先期預防新技術,如同打預防針概念, 讓種苗更健康, ,可以減少施藥12次,節省寶貴人力。」廖錦富說,契作台農71號的農民,農會還會依據實價每台斤增價2.3元,作為農民的保證收購價格,所以農民不但節省秧苗及先知稻的費用,還有較佳的收購價格,藉此鼓勵農民參與契作,同時種植過程配合農會的各項步驟,建立生產履歷,讓國人吃得安心。

除了採用先知稻技術,西螺鎮農會也曾嘗試結合無人機進行空中施藥,希望透過各種科技輔助,達到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等農會設立宗旨。廖錦富表示,西螺是台灣重要的水稻產區,先知稻等科技加入後,帶動農業新方向,未來希望更多農民採用,讓台灣的稻米產業再往前邁一大步。

新聞照來源:資料照片

《更多匯流新聞網CNEWS報導》

【有影】斗南越光米名揚海外 農會推廣新思維建立友善共好新農業

【智在家鄉】用科技溫暖家鄉!3款大學生新創APP 助聽障、失智患者、飢餓孩童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