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林克威專欄】Podcast創作者需要注意的四種聽眾心態,幫助你掌握Podcast內容創作

匯流新聞網/林 克威 2020.11.23 15:12

林克威/電商專家

Podcast在台灣正當紅,雖然人人都可以做Podcast,但是在激烈的競爭之下,對於內容的要求反而變得更加嚴格。此時,抓住聽眾心理才能打造好自己的Podcast帳號。那麽Podcast聽眾心理都有哪些呢?今天就幫助大家總結一下Podcast創作者需要注意的幾點細項。

Podcast“內容輸出”表層研究的是內容的結構形式,底層研究卻是“聽眾心理”,只有戳到了聽眾心理的感受,才能稱得上是優質的內容。如今,Podcast行業這麽當紅,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分一杯羹,很多人因為Podcast成為網紅。然而,Podcast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同質化和缺乏更多套路的內容很難得到大眾的喜歡,聽眾都有哪些心理呢?

本文總結有四大聽眾心理,幫助你從“心理習慣”來生產內容。

一、稀缺感

當你在收聽Podcast的時候,一定會發現你關注什麽,算法平台就越會推薦相關的內容給你。比如:你想學習化妝,通過演算法你一定可以接收到化妝教學Podcast;你在減肥,通過演算法你一定可以接收到減肥教學。實際上,你越缺什麽,你的注意力就越被什麽吸引。

稀缺感會讓Podcast平台幫你捕捉到了這一訊息,Podcast會不停的根據你的需求,為你推薦Podcast,所以就出現了越聽越上癮的情況。對於Podcast內容創作者來說,如何利用“稀缺感”這一心理來吸粉呢?這就要求我們在做Podcast之前,對自己的目標粉絲做一個分析,了解他們想要什麽?他們的稀缺感是哪些?

二、共鳴感

共鳴是一個物理名詞,百科上的解釋是,物體因共振而發聲的現象。例如兩個頻率相同的音叉靠近,其中一個振動發聲時,另一個也會發聲認同感是共鳴的重要組成部分。想要自己的Podcast成為爆款就一定要和聽眾粉絲產生共鳴,共鳴分為正向共鳴和反向共鳴:

正向共鳴是別人對你的認同,讓聽眾一聽就覺得「說得特別對」,讓聽眾感覺特別「爽」,讓聽眾覺得你講出了他們的「心聲」;反向共鳴是別人對你的不認同,覺得你說的沒有道理,讓聽眾感覺和他們的想法差距太大。認同會帶來聽眾對Podcast頻道的關注,是“共鳴點”;不認同會帶來爭論,引起吐槽,是會負評。兩者都容易引發粉絲們的熱議,從而帶動話題,產生爆款的機率更大。

有時候,“衝突”會帶來更多關注,比如:角色身份衝突、知識衝突、劇情反轉衝突、價值觀念衝突等。對於受眾來說,只要這個Podcast挑戰了他的認知與想法,就可能會有留言的衝動。

三、獲得感

Podcast頻道雖然以娛樂放鬆為主,但也有很多聽眾是來學習的,希望通過觀看Podcast來獲得“新知”和“資訊”。所以Podcast的內容需要給聽眾營造一種“獲得感”,讓他們覺得聽完Podcast之後,會有收獲。

可以在Podcast中,提供訊息與知識點(有用的資訊、有價值的知識、有用的技巧)、講述觀點(觀點評論、人生哲理、科學知識、生活感受),很多人還是非常感興趣的。

只要對聽眾有好處,他們就願意關注你。很多垂直類的Podcast頻道,都因為契合了聽眾的“獲得感”心理,而收獲了眾多的精準粉絲。在“獲得感”方面,還可以及時結合時事,也能收獲很高的關注,比如:美國疫情、總統大選、股票等等。獲得感也可以利用聽眾喜歡的“占便宜”心理,聽眾想通過“低價”或者“免費”來獲得商品,這就可以讓聽眾黏著在頻道上一直關注你的頻道。

四、好奇心

好奇由訊息缺口產生(Information Gap)所導致,訊息缺口來自於我們已知的東西和想要知道的東西之間的差距。對於Podcast單集節目而言,也可以利用“好奇心”引導聽眾聽完整個Podcast節目,提升“完播率”,“留下懸念”就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可以激發好奇心的方法。

下面提供一個Podcast企劃結構,能在聽眾心中埋下好奇心的種子。

開頭拋出問題(製造懸念)+中間講故事(結合案例+論點認證)+ 結尾表達個人觀點或引導互動。

以上就是常見的4種類聽眾心理,了解這些心理後,可以幫助Podcast製作者戳中聽眾心裡,產生更有人氣的Podcast節目。聽眾的收聽就是需求的集合,了解了聽眾也就了解了“需求”所在,順著“需求”來做節目,成功的幾率就會很大。

照片來源:Sergey Galyonkin

《更多匯流新聞網CNEWS報導》

【林克威專欄】品牌要找KOL還是KOC好?品牌尋找網紅的溝通秘笈大公開

【林克威專欄】讓電商產品暢銷 電商要如何做好第一次的用戶問卷調查?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