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臺東生活美學館歌謠傳唱班 聯合成果分享會

慈善新聞網/ 2020.11.06 00:04

  由文化部指導,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主辦「109年多元音樂扶植計畫-歌謠傳唱系列」,10月31日晚間6點在TTstyle原創館波浪屋前的大草坪辦理。活動計有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祕書蕭賢明、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洪宗楷執行長、臺東市民代表陳金溪代表及各班隊指導老師蒞臨現場鼓勵大家,熱誠參與歌謠傳唱的多元文化之列。蕭祕書感謝各班隊在35小時的精實練習下展現成果分享給大家,洪執行長以自己曾經組成樂團發表音樂分享作音樂的歷程及鼓勵大家參加多元文化音樂傳唱之列。

  成果分享會分別上台分享的有客家語、閩南語、海岸阿美族、魯凱族語、及新住民越南語五個歌謠傳唱班,每一個班級依據族群歌謠特性,用不同的傳唱方式來呈現歌謠廣傳及傳承。客家歌謠以活潑溫馨的農村生活、曲調來呈現客家人的歡樂特性,閩南歌謠以歌謠及活動道具呈現民國五、六〇年代的閩南人的生活模式。

  阿美族的樂觀及對天的感激加上傳承的熱情舞蹈,呈現出阿美的熱情,魯凱族的傳統歌謠以渾厚的歌聲呈現對天的感激及榖物的珍惜,越南族語以唯美的歌舞劇來呈現新住民及二代之間的情感交流及思鄉之情,每一班隊的表演,皆吸引了大批的觀眾朋友駐足觀賞,活動現場熱鬧滾滾。來自彰化路過觀光的陳小姐,聽到美妙的音樂後,隨即坐在席間,直到音樂分享會結束,會後向工作人員表達說:「好感人的表演,臺東的音樂真是棒,很幸運可以聽到這麼棒的音樂會」。

  歌謠傳唱從多元的班級中被引發的是滿滿心的記憶及心的深感受。歌謠傳唱「廣及「深」,用歌謠來呈現文化的美與力道,一場不一樣的成果分享,用音樂帶動了生活的動力,落實了音樂的本土化、向下紮根的傳承延續。

(撰文、攝影/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