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統一發票 棒球 寒流

肢體末梢「電麻刺痛」竟藏截肢警訊! 快檢查6大危險因子

匯流新聞網/陳 鈞凱 2020.11.04 11:20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肢體末梢電麻刺痛,當心最壞恐截肢!根據統計,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台灣本土糖尿病研究就顯示,每3名患者就有1人有遠端對稱性多發性神經病變,而醫師更直接點名,有6種危險因子容易發生糖尿病神經病變。

根據台灣過去調查第2型糖尿病的研究結果,遠端對稱性多發性神經病變盛行率約30%,在糖尿病前期亦有周邊神經病變的風險,可能造成肢體末梢電麻刺痛,增加下肢截肢的機率。

哪些人容易發生糖尿病神經病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柏安一一指出,主要危險因子包括:年齡、糖尿病前期、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病程越久,周邊神經病變機會就越高;且抽菸與酗酒也會加重周邊神經病變的程度。

必須留意的是,神經病變多從四肢末梢開始,像是腳趾與手指,症狀會隨著疾病進展慢慢往上延伸。

陳柏安說,早期症狀可能只有極輕微的感覺功能減退,有些人甚至沒有症狀。而後手指及腳趾會出現感覺喪失或疼痛,不少人會抱怨肢體末梢有灼熱感、針刺感、麻、冷、緊,或者像有螞蟻在咬的感覺;尤其,這種神經痛會在夜闌人靜、天氣太冷或太熱時更加明顯。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疼痛往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導致失眠,影響情緒,醫師警告,如果沒有即時介入治療,周邊神經病變隨著病程進展,可能導致平衡感變差、走路不穩,甚至出現末梢肌肉無力、萎縮等症狀。

陳柏安提醒,現行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建議,第1型糖尿病人罹病後5年或第2型糖尿病人於新診斷時,就得開始篩檢周邊神經病變。如果檢查結果正常,往後每年定期接受周邊神經病變篩檢即可。預防更勝於治療,糖尿病患應固定測量血糖並達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做好手足保護,避免傷害與刺激,保持足部乾爽且每天檢查足部是否有傷口,更要戒菸戒酒與規律的運動。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藥品「剝半」藥效打折? 遇到醫師開半顆藥時得注意這件事

杏輝23款出包藥品「停產」禁令短期難解 先接衛生局20萬罰單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