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菸草可以吃嗎 陳傑憲 棒球

糖尿病「前期」也有神經病變風險!手指灼熱感、刺痛感是警訊

Heho健康網/王芊淩 2020.10.31 14:00

雖然多數人都知道糖尿病有許多共病問題,但別以為只有控制不良、中重度的患者才會出現,事實上在糖尿病的前期就可能出現神經病變,有些早期時症狀不明顯、甚至沒感覺,可能都是等到傷口很久都沒好才發現有問題。

高血糖引起神經病變的罪魁禍首!病程越久病變率越高

不是每個糖尿病患者都會出現神經病變,但盛行率卻也不低,根據研究統計對第2型糖尿病出現遠端對稱性多發性神經盛行率也高達30%,且有些患者可能是在「糖尿病前期」就發生。

目前糖尿病神經病變發生的確實病因仍不清楚,但醫界認定「高血糖」恐怕是罪魁禍首,特別當有以下危險因子時,就特別容易發生糖尿病神經病變:

  • 年齡
  • 男性
  • 糖尿病前期
  • 血糖控制不良

此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陳柏安主治醫師說明:「當糖尿病病程愈久,周邊神經病變機會愈高,像是抽菸與酗酒亦會『加重』周邊神經病變的程度。」

早期可能沒有症狀!傷口久沒癒合才發現

一開始的神經病變多從四肢末梢開始,如腳趾與手指,症狀會隨著疾病慢慢往上延伸。只是早期症狀可能只有極輕微的感覺功能減退,有些甚至沒有症狀。陳柏安分享:「臨床上病友多數會抱怨肢體末梢有灼熱感、針刺感、麻、冷、緊、或者像螞蟻在咬的感覺。」

這種神經痛會在夜深人靜、天氣太冷、太熱都會更加明顯,過於疼痛還會影響到生活品質,導致失眠以及影響情緒,如果沒有積極介入治療,隨著病程可能嚴重到平衡感變差、走路不穩,甚至出現末梢肌肉無力、萎縮等。

每年至少一次周邊神經篩檢!手足保養更為重要

多留意神經病變的問題,才能減少併發症的產生,因此陳柏安建議:「像第1型糖尿病人罹病後5年,以及第2型糖尿病人於新診斷時,就可以開始篩檢周邊神經病變,每年至少接受1次周邊神經病變的篩檢。」

但因為目前神經病變沒有特殊的治療方法,最好的方式就是預防發生,陳柏安說:「病友們應固定地測量血糖並達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做好手足保護避免傷害與刺激,保持足部乾爽且每天檢查足部是否有傷口。」

此外,有部份糖尿病人會引起「自主神經的病變」,出現的症狀不只是在末梢而已,患者可能出現流汗減少、腸胃蠕動變慢(便秘、腹瀉等消化功能異常)、站起來就頭昏眼花甚至暈倒等問題,就因為症狀因人而異,當有任何異常不要猶豫就醫。

【陳柏安醫師小檔案】

  • 現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醫師
  • 專長:神經內科、腦血管疾病預防與治療、失智症篩檢與相關照顧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

糖尿病也年輕化!台大醫:40歲以下越早罹患併發症也提早報到

早餐吃對了糖尿病風險降一半!哈佛研究:2種食物最能保護胰島健康

「握力」也是健康指標之一!《美國預防醫學期刊》:能有助於預測早期糖尿病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