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水情吃緊,農委會宣布桃竹苗地區實施停灌,預計有1.9萬公頃的農田將受到影響,而每公頃可領14萬元的停灌補償措施,也從17日開始接受登記,一早各地的農田水利工作站開始出現人潮,不過不少農民仍批評補償費用根本不夠,也認為補償措施不夠周全,仍有許多爭議。
一大早,農水署新竹管理處竹北工作站人員,忙碌著協助農民辦理停灌事項,雖然每公頃能夠獲得14萬元的補償,但農民認為,政府只考量到稻穀收成的價格,卻沒有考量到水稻停灌後還得加請人力耕鋤,勢必增加另一筆費用。
農民 林先生:「現在稻子長到胸部約有1公尺長,耕耘機除不掉沒辦法去除,又要請人割掉,一天要2500(元工資)來講,5天就要1萬多元來割。」
而桃園新屋的農田水利工作站一早也有農民前往登記,不過卻有不少農民證件沒帶齊,或是對於補償措施仍有許多疑問,認為農委會強調的補償措施,對代耕業者仍有很大的爭議。
農民 姜義會:「像這代耕種的,面積大這就比較麻煩,要這地主同意蓋印章,到時錢要入誰的戶頭,入袋後要給你多少還不知道。」
另外這次受到明德水庫缺水影響最嚴重的苗栗造橋龍昇、後龍新港等灌區,影響面積有3千多公頃,不過由於消息太突然,一早登記人數不如預期,更有民眾以為補助僅限水稻,其餘雜糧作物都不補助。
後龍鎮海寶里農民 張好:「政府有沒有補助,是我一個人有意見也沒有辦法啦!因為那天我有看電視說,水庫都已經沒有水了。」
農委會主委 陳吉仲:「我可以具體保證14萬每公頃補償,一定遠高過桃園、新竹、苗栗,每一個水稻農民所可以得到的收入,那我們現在就是要具體的來執行。」
而針對停灌補償費用引起的爭議,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這次停灌真的是不得已,只要有受到影響的農民,政府絕對會用最優惠的方式補償,農水署也指出針對黑豆、玉米等雜糧,將於下週開放第二波補助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