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歲的L先生(化名),因多年來反覆出現嚴重的會陰部疼痛,同時出現了解尿障礙,需稍微用力才能順利解尿。這種反覆性疼痛,日夜都困擾著他,導致他常常無法專注在工作或生活。
泌尿外科不好應付的疾病:慢性骨盆疼痛症候群
在泌尿科中有一種如鬼魅般困擾的疾病,常會讓男性病患身心受到無比煎熬,這個兇手就是「慢性骨盆疼痛症候群」!簡單來說,這是一種長期持續性骨盆附近的不適感,背後相關的疾病十分多樣,包括慢性攝護腺炎、間質性膀胱炎等,且其機轉也涵蓋各種病因,從感染發炎、神經調控異常到肌肉僵直都有可能,這也加深了診斷以及治療的困難度。
根據歐洲泌尿科醫學會資料顯示,慢性骨盆腔疼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的定義是,無論男女在骨盆相關的結構中,感到慢性或持續性的疼痛持續 6 個月。而慢性骨盆腔疼痛徵候群(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s, CPPS)所涵蓋的範圍又更廣了,包含了男女的泌尿生殖系統、骨骼肌肉、腸道系統,甚至是神經系統,這樣的慢性疼痛帶來負面情緒,會大大的影響到日常生活。
泌尿生殖系統會出現慢性疼痛的部位:
男性:包含攝護腺、膀胱、陰囊、睪丸、副睪、陰莖,尿道及結紮相關的疼痛。
女性:包含外陰、前庭、陰蒂,經痛及子宮內膜異位相關疼痛。
在過去,男性的慢性骨盆腔疼痛常常被認為是慢性攝護腺炎所導致,但近來的研究發現,這常常不是單一原因或疾病所造成,壓力、內分泌、慢性發炎和周邊肌肉神經骨骼系統等都可能是引發的原因。由於致病機制尚未明確,只使用藥物來治療的效果不佳,所以常讓患者不知道該如何維持以往的日常生活。
常好發於20~50歲的男性
在以往認知中,當男性出現泌尿道症狀或會陰部疼痛時,會以為是因年紀老化的「攝護腺肥大」所引發的,但「慢性骨盆疼痛症候群」發生的年齡層相對低,常常都是在久坐後出現會陰處隱隱作痛,然後出現解尿不順,甚至是射精後疼痛加劇等影響後才會前往泌尿科求治。
大部分就醫的病人臨床表現都不一致,最常見的症狀為疼痛,除了典型的會陰部悶痛,門診間還曾遇過疼動的部位包括陰囊、下腹部、腹股溝附近、陰莖龜頭等處,因此常跟膀胱炎、精索靜脈曲張、副睪丸發炎等搞混。
加上沒有特別的檢查可以明確診斷出「慢性骨盆疼痛症候群」,都需要透過完整的病史詢問及其他相關檢查,如尿液檢查、直腸超音波等來協助排除其他疾病,才能被確立診斷,這也就是泌尿科醫師感到棘手的原因之一。
2物理治療有助緩解
因為制病機轉複雜,無法單靠藥物解決,對此,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謝昆霖除建議患者在日常中可進行溫水坐浴來舒緩疼痛外,其次更要搭配生活作息的調整,像是避免久坐等習慣,才能避免疼痛感加劇。謝昆霖醫師也表示,目前在臨床上,也嘗試使用骨盆底磁波治療儀(磁波椅)及低能量體外震波術等二線的物理性治療來幫助患者緩解疼痛:
1. 磁波椅
顧名思義為一張具有密集磁場的椅子,治療時病人只要放輕鬆坐在這張椅子上,上半身要看電視、看報章雜誌、滑手機等皆可,其原理利用磁場作用在深部骨盆附近,活化且放鬆附近的肌肉組織,進而改善症狀。
2. 低能量體外震波術
透過低能量震波來微破壞骨盆腔附近的組織,然後利用身體修復機轉,增加血管內皮新生因子,刺激微血管新生,改善局部血流循環,再加上震波有助放鬆骨盆腔附近肌肉組織,進而達到緩解疼痛的作用。
以上的物理治療因不具有侵入性,也不需住院、治療時間又短,於是在臨床上,泌尿科醫師常會合併藥物、物理治療,甚至也會結合心理治療,來幫助患者改善這說不出口的下腹疼痛!
參考資料:
文 / 彭幸茹 圖 / 巫俊郡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