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麥當勞 應曉薇 九淺一深

膝蓋疼痛一定要換人工關節嗎?豐榮醫院骨科權威:正確姿勢「養」膝蓋更重要

Heho健康網/盧映慈 2020.10.07 16:00

「膝蓋痛」並不是一個專屬於老年人的疾病,根據 2018 年健保的門、急診人數統計,總共有 85 7979 人因為膝關節炎而就醫。從 35 歲之後,膝關節炎的比例就開始大幅增加,一直到 80 歲以上,都還可能因為膝蓋的問題而就醫。在年紀較輕時,常常發生膝關節的問題,不外乎「外傷」、「使用不正確」、「遺傳」與「肥胖」等原因造成的。隨著年紀漸長,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比例慢慢增加。

雖然膝蓋的問題非常普遍,但大部分人對於膝蓋的「保養」知識並不足夠。豐榮醫院骨科教授級醫師陳天雄說,其實很多得到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是因為運動的姿勢不正確或者是關節的過度使用所造成。

「運動對身體是有好處的,但難免會有些輕微或不自覺的小傷害,然而每次的傷害它是有累積作用的,所以長時間濫用膝關節,久而久之會導致膝關節軟骨的退化。」陳天雄醫師提到,如果要保持關節的健康,最好的方式就是改變自己使用關節的方式。

很多人會認為,膝蓋一旦受傷退化,就必須要替換成人工關節。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人工膝關節的置換是不得已的手段,以為一但換成人工關節之後,就可以繼續「趴趴走」,卻不知道人工關節也是會損壞的,必須要在醫師的指導下,正確的使用,才能讓人工關節的壽命長長久久。

陳天雄說,其實並不是每個膝蓋退化性關節炎,或是膝蓋受傷的人,都需要替換人工關節。對於 60 歲以下的患者,如果膝蓋的損傷尚可修復,他還是會建議先用手術矯正受損關節的角度(截骨術),再配合正確的使用方式、姿勢、復健,讓膝蓋的軟骨慢慢自我修復,畢竟原有的關節還是比人工關節來得好。

O 型腿、X 型腿都會傷膝蓋

陳天雄說,比如 O 型腿,會使得膝蓋內側受力比較大,長期力量偏內側的方式使用,內側的軟骨就會消耗的比較快,最後就容易造成軟骨磨損,膝蓋內側疼痛,形成內側的退化性關節炎,這也是最常見的退化性關節炎類型。「有些人比較嚴重的,甚至膝關節已經有 5 度、7 度左右的內翻變形。」

當然有些 O 型腿、X 型腿(膝關節外翻),是因為基因或是家族遺傳的關係造成,如果常常發生疼痛的症狀,就會建議要及早矯正,不然之後軟骨磨損嚴重,置換人工關節的機率會增加很多。陳天雄也說,減重也是一個避免讓關節受力而變形的方式。

另外,如果患者兩個膝蓋中的一個是比較差的,其實也會導致另一個健康關節的退化。因為原本是兩個關節要平均分擔身體的重量,現在變成一個關節要負擔大部分的重量,等於讓其中一個健康的關節「過度使用」,久而久之也容易產生「退化」,所以盡早治療不健康的關節,以免導致健康關節的退化。

「卡卡」聲別擔心,紅、腫、熱、痛就要注意

而想要保護膝蓋,除了要注意姿勢之外,還要注意膝蓋提供的「警訊」。很多人會以為膝蓋發出「卡卡」聲,就是退化性關節炎的代表,但陳天雄說,只有單純的卡卡聲還好,如果除了卡卡聲之外,還出現了疼痛的狀況,可能代表膝蓋半月軟骨有撕裂傷的狀況。

陳天雄說,半月軟骨是負責重量「緩衝」的軟骨片,當膝蓋彎曲、伸直的時候,它是會前後滑動的,如果膝蓋在負重狀態下它的前後滑動不順利,就會有「卡卡」聲出現,但不至於會影響到膝蓋的正常功能。

如果膝關節在活動中出現了嚴重傷害,半月軟骨會出現裂傷,這時候患者膝關節也會出現「卡卡」的聲音,或者在正常膝蓋活動中,會有卡住伸不直且疼痛的現象。如果症狀持續存在,這代表膝蓋的半月板有問題,「輕微的裂傷用膝關節鏡去檢查和修補。如果太嚴重,就要進行半月板切除,但之後沒有半月板緩衝機制的保護,形成關節炎的機率會增加。」陳天雄說。

所以陳天雄認為,在年輕的時候,身體的修復能力還不錯,盡可能的維持正確、正常使用膝蓋的方式,避免濫用,才能讓膝蓋保持比較長久的健康,動手術或是換人工關節,都是不得已的最後一步。

參考資料

豐榮醫院衛教資訊

文/盧映慈 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

膝蓋痛就要換人工關節嗎?退化性關節炎治療 7 大 QA 一次說清楚!

腰痠、腳麻原來問題出在「脊椎」! 長期忽略脊椎退化恐造成大小便失禁

身體疼痛、痠麻是「關節發炎」還是「神經壓迫」?骨科醫師:發作時間往往是判斷關鍵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