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三總醫護勇於創新 虛擬實境走入臨床

軍聞社/ 2020.10.03 09:55
湯其墩主任引進VR導引技術在手術室使用。(軍聞社記者陳映竹攝)三總設置3D影像中心,建置3D影像,幫助醫師更深入判讀患者病情。(軍聞社記者陳映竹攝)醫師利用3D列印一比一模型,在門診幫助病患理解病況。(軍聞社記者陳映竹攝)透過VR裝置,患者走進畫面就能看到確切病痛的位置是哪裡。(軍聞社記者陳映竹攝)

(軍聞社記者陳映竹專訪)「以往徒手打釘子,腰椎技術最好的大概在八成成功率,現在成功率九成九,術後滿意度達九成以上。」三總神經外科部湯其墩主任說,引進VR導引技術在手術室使用,透過術中監測扎針或貼片,讓神經跟血管之間能夠有交通,電腦上面的銀幕就能夠看的到病人身體內部的情況,而實際的成果,到現在用VR導引成功例子已有數百人,癒後狀況都非常良好,疼痛在第一周可以進步百分之20以上,也讓更多醫師和病人對這項新技術有了信心。

 「當然不是一下就直接進入開刀房,在前期我們會透過3D影像處理,將病人的病灶具現化,讓溝通過程更流暢。」湯主任說,醫師透過3D影像處理中心結合3D列印,利用一比一模型及頭戴式裝置虛擬實境的科技,幫病人做手術前的演練,還有醫療團隊的溝通,然後在手術當中利用導航的概念到達定位,配合2K以上的畫素,讓內視鏡有3D的成像,施作更精準,確實達到微創少痛、減痛的目的。

這樣的勇於創新也讓湯主任的團隊,不僅得到了SNQ國家品質標章的肯定,還在去年獲得國家新創獎的殊榮。

 「透過裝置,走進畫面就能看到確切病痛的位置是哪裡,就算我們不是專業,也能很好的理解,我覺得很棒。」病患陳先生說,傳統一般要走到手術這一步,都會滿緊張害怕,但透過這樣虛擬擬真的方式,比較知道開刀的位置在哪,對運動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就會比較安心,「醫院持續的在創新,對我們來說是最好的福音。」

「與時俱進會有陣痛期,但工具用的好,在醫療上是雙贏。」三總燒傷中心在意識清醒病人換藥時,嘗試讓病人使用VR裝置,以轉移對疼痛的注意力,中心護理長張雪吟表示,不但減輕醫護人員換藥時的負擔,甚至對病人復原都有幫助。

 張雪吟說,過去用嗎啡或止痛藥止痛,但病人處於較昏睡的狀態,所以參酌了文獻,利用虛擬實境的輔助以感應式互動遊戲,可以讓病人在換藥過程或整個不舒服的時候,暫時忘卻不適,病人與護理師的反應回饋普遍都非常良好。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