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 21 日是國際失智日,根據統計,台灣罹患失智症的最新數據,截至 108 年 12 月底為止,推估至少有 29 萬 2,102 人,換算下來,在台灣每 80 人就有 1 人是失智者。
2大腦部疾病的威脅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所公布的 2019 年全球失智症報告,預估全球有超過 5000 萬名失智者。按照這樣的成長速度,國際失智症協會表示,在 2050 年確診者恐將成長至 1 億 5 千 2 百萬人,約每 3 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
也因為失智症與老化、退化有關,面對如此震撼的數據,都讓各國的衛生機關,著手進行相關的政策及預防措施,就是要讓確診者及家屬有更完善的環境,以維持日常的生活。
而屬於動作障礙的帕金森氏症,是僅次於失智症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根據的疾病的進展,會從僅單側身體出現症狀,至雙側身體出現症狀,平衡感會逐漸下降,到需要仰賴輪椅及他人在旁照顧,這一連串的退化,都會帶來極大的生活變化。
在現有的治療上,大致分成 2 種,一種就是使用藥物來延緩大腦功能的退化,第二種則是透過非藥物治療,如認知訓練、藝術治療、音樂或懷舊治療,讓患者維持日常生活。
人體天然屏障影響了治療成效
在最新一集的《Heho Topics》中,健眾細胞生醫執行長張薏雯博士分享到,在討論進「幹細胞能不能修復失智症與帕金森氏症」之前,有許多的人都在詢問「細胞到底可不可以進入到大腦內」?
因大腦有血腦障壁,會阻擋細菌、病毒從血液進到大腦內,當然也會阻擋藥物進入大腦發揮作用,成為了治療上的阻礙。張薏雯博士對此問題表示,科學家認為細胞是可以進入到大腦的。
以舉「癌細胞」為例,原本是長在胸部的癌細胞,卻會轉移到骨頭,甚至身體的其他地方,顯示細胞具有「鑽」的特性,可鑽過血管層到達特定的部位,像癌細胞也會轉移到腦部。而幹細胞又具有很好的移動能力,又可稱為「歸巢效應」,所以是很有機會可以穿過血腦障壁,直達大腦進行修復的作用。
幹細胞療法有望成為腦部疾病新選擇
身為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患者及家屬,最關心的事,莫過於有沒有一種治療方法是有可能達到根治的?而幹細胞因為具有修復、再生、分化的特性,再加上可以順利抵達大腦病灶處進行治療,所以國內、外的有許多研究團隊都以「幹細胞」來研發新的治療方法,希望能達到逆轉的效果。
而張薏雯博士表示,目前在修復腦部損傷上共有 2 大幹細胞治療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
1. 胚胎幹細胞
科學家用胚胎幹細胞去分化成大腦細胞,再去植入腦部的病灶處。在目前的研究成效上,不管在動物或是一些臨床個案中,確實可以修復一些腦部細胞及恢復大腦功能。
2. iPS細胞
iPS 細胞是基因改造過後的幹細胞,其中最大、最有名的研發團隊就在日本,在他們所進行的幾例人體臨床試驗中,發現對於腦部受損的患者確實具有一些療效。
台灣國衛院也發現,使用幹細胞所分泌的「外泌體」,有助於因多數神經退化疾病與腦損傷所引起失智,以上研究的成效,都顯示幹細胞應用在失智症及帕金森氏症的治療上,是很有希望的!
想知道更多幹細胞修復大腦的資訊,請看⬇️
文 / 彭幸茹 影 / Heho影音 圖 / 巫俊郡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