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與文/蕭惠珠提供(現任連江縣警察局督察長)
![](https://playnews.news/wp-content/uploads/2020/09/119884977_3300357143391591_6908819368831553932_o-800x613.jpg)
本文作者蕭惠珠(左)
馬祖最美的風景,真的是「人」,尤其還是一位馬祖播音站的女播音員, 22年開台到收播始終如一。
![](https://playnews.news/wp-content/uploads/2020/09/119601006_3300354913391814_1193862285506809132_o-800x1179.jpg)
馬祖播音站的女播音員曹瑞芳女士,22年開台到收播始終如一。
蕭惠珠在他的臉書「馬祖紀行」中,以歌手洪榮宏「懷念的播音員」作為故事的起頭,也談及母親聽到這首歌以後,聯想起她的弟弟曾經在馬祖服役,不時提到那個播音員的聲音真好聽,不知是真的假的,蕭惠珠「循聲」找到了這位女播音員曹瑞芳女士,他的聲音真的可謂是馬祖和對岸幾十年再熟悉不過了,如今身著軍服為馬拉松跑者加油依舊音如繞樑。
![](https://playnews.news/wp-content/uploads/2020/09/119710867_3300357993391506_8043880845768924465_o-800x707.jpg)
馬祖播音站的過去
![](https://playnews.news/wp-content/uploads/2020/09/119788079_3300356526724986_2688235351325113690_o-800x600.jpg)
馬祖播音站的現在
蕭惠珠說,北竿白沙港碼頭有一整排當地風景或節慶照片,張張動人,這張北竿硬地馬拉松賽跑者前方拿個麥克風的嬌小女子引起他的聯想,問起當地耆老,沒錯,他就是目前馬祖僅存的懷念播音員曹瑞芳女士。
![](https://playnews.news/wp-content/uploads/2020/09/119631577_3300361143391191_8067497099550919044_o-800x595.jpg)
馬祖廣播電台曹瑞芳與他的戰友
![](https://playnews.news/wp-content/uploads/2020/09/119488259_3300360590057913_2295262817727212996_o-800x585.jpg)
曹瑞芳和後來的戰友
蕭惠珠與他相約,曹姐匆匆趕到約好的地點,她說剛從部隊趕回去拿這套廣播制服還有一本黑白彩色夾雜的老照片,軍綠色早已刷白的制服摺疊非常整齊,攤開穿起來依舊帥氣,曹姐說她沒有官階也非軍職,但部隊為了各式勤務及上級訪視需要,仍發給她軍服,這一身制服讓她當年走在北竿嵣岐街上充滿驕傲,為了這身榮譽,她可以忍受孤伶在芹山播音站漫長的22年歲月,從68年9月3日開播到90年11月1日階段性任務完成收播的青春歲月。
![](https://playnews.news/wp-content/uploads/2020/09/119863176_3300359146724724_8890069848137113915_o-800x609.jpg)
曹瑞芳女士當年在播音監理
芹山上的馬祖播音站68年開播之前,曹姐早一年考進光華之聲廣播電台,繞口令練習、讀報矯正發音是日常,68年轉進專攻心戰喊話的播音站,曾經是東南亞規模最大也是馬祖唯一的心戰播音站,有多達48台,1台500瓦同時揚聲的播音器,播音範圍遠達2萬9千公尺,高登島距大陸北茭半島最近處為9250公尺,福建沿海連江、黃岐一帶收聽極為清楚,當然南北竿及東西莒島也在其涵蓋範圍內,詢及橋仔、芹壁一帶居民,仍對播音內容記憶猶新,從事漁業的長者笑說船經過播音站下方時,耳朵像是被砲彈轟炸般震耳欲聾。日復日的播音稿都是他自己手寫,也自創必須扯著高8度且逐字喊話的技藝。
穿過歲月的長廊,蕭惠珠問曹姐如何得知這些遠飄過去的聲音被聽到?又或者說服自己從日日相似的廣播詞中驗收工作的成就感?「自己心裡的聲音比較重要,沒有抗戰的歲月,心戰首當其衝,心理戰能讓敵人不寒而慄,是靠著認定自己的任務非常神聖,覺得自己是國家尖兵的堅定信念做下來的」。
![](https://playnews.news/wp-content/uploads/2020/09/120014982_3300359916724647_6561096303394517572_o-800x735.jpg)
曹瑞芳曾經登上報紙
播音工作結束後整整19年後的如今,兩岸局勢丕變,再回顧這些昨日之聲,蕭惠珠問曹姐可曾有世事荒謬難言感受?她說不,20多年來她依恃著「榮譽感」,
堅持著做這份廣播工作就要把它做好、珍惜自己工作為榮的信念,時代的轉變從非一人能左右,她以能參與那個時代必須以堅毅為槓桿撐起單調且淒冷,常常只有三兩人為伴的芹山歲月為傲。
小島馬祖滿是史實,美麗的是海是風是花草,溫暖心房的卻總是身旁的既平凡又不凡的人們,我替我老母尋訪的懷念播音員,也替我自己尋訪一位大時代中有信仰的前輩。
(蔡孟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