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程子奕/高雄專訪
台灣不孕症發生的比率持續上升,儘管官方尚無正式統計數據,但國內醫界綜合國際間公衛水準與我相當的國家推估,台灣的不孕症比率約為10到15%。育齡女性遲遲無法懷孕,除了晚婚晚育、壓力大等因素之外,國內生殖醫學權威、高雄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部長崔冠濠醫師觀察到,許多不孕成因是婦科手術後引發的「沾黏」,阻礙了好孕的著床,甚至影響了試管嬰兒療程的取卵數量、胚胎品質。此類病患多得靠再次手術,才能做足完整的抗沾黏及全腹保護,方有機會敲開懷孕的大門。
崔部長表示,國人不孕3大成因,首先是晚婚晚育,「高齡」是影響生育能力最關鍵的因素,現代人適婚年齡普遍延後,生育時間自然推延;其次,國人生活型態及環境改變,精神壓力大,內分泌失調導致不易排卵,在生活壓力罩頂下,男女雙方想要準時排卵造人,又要兼顧身心健康,近幾年看起來,生殖能力的確受到蠻大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最後一項因素─「沾黏」。崔冠濠部長觀察到,隨著生活壓力與大環境汙染的增加,導致婦女相關疾病也增加,其中包含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還有部分感染性疾病。這些因感染發炎或婦科手術後所引發的「沾黏」,也是造成育齡婦女不孕增加的元凶之一,門診因相關困擾求助的人數正逐年增加,已經成為了國人不孕的第3大成因。
崔部長說明,其中最常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好發於青中年女性,發生率約為1成,不孕症患者更高達40-50%有此病症,其致病機轉複雜多重,至今仍無法完全釐清,常常造成骨盆腔發炎、沾黏,卵巢功能受損。而在年輕女性較少見,則為好發於35歲以上的子宮肌瘤,發生率高達3到4成,不僅影響了子宮的結構及收縮,子宮內膜的環境和血流也受到影響,干擾胚胎著床。此外,臨床上常有人骨盆腔發炎卻疏於注意與治療,導致惡化形成卵巢輸卵管膿瘍,生育能力焉豈能不受影響?
最棘手在於,這一些婦科疾病不僅本身產生發炎毒素造成生理結構的改變,一旦藥物控制無效,症狀又無法忍受時,只能動手術解決問題,偏偏手術有極高機率形成沾黏,一旦沾黏形成,同樣會影響生育功能。
崔部長直言,只要動刀,沒有不沾黏的!! 差別只是程度、比例多寡,沾黏原因,來自於器官一旦缺損,人體會自然啟動纖維蛋白來幫忙修補,若無法在3天內被裂解掉,即可能引發沾黏,讓不少女性面臨手術雖然解決了疼痛,卻可能衍生不孕的兩難。
崔部長收治過一名年僅35歲女性,因子宮內膜異位症在他院接受手術,又復發過2次,形成嚴重沾黏,做了4次試管嬰兒皆因取卵數量不足、胚胎等級不佳而懷孕失敗。原本患者抗拒再度手術,經過團隊細心溝通,並採用腹腔鏡微創手術精巧的剝離病灶,輔以止血劑、防沾黏醫材幫助,這才「還她一個健康的骨盆環境」,透過卵巢和子宮功能重建,卵子數量變多,優質胚胎幾乎翻倍,一舉成功懷孕。
崔冠濠部長再次強調,除了優良的外科手術經驗與技巧外,慎選手術的方式和適當的使用抗沾黏產品輔助,可以一石二鳥,同時解決疼痛跟不孕的難題。靠外科醫師一雙手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實證發現,止血劑、抗沾黏產品在發炎修補過程能扮演關鍵的推手。
以自費抗沾黏產品為例,有噴霧型、貼片型、凝膠型、液體型,適用於不同的狀況。若是需要達到全腹保護,同時止血又防沾黏,就適合噴霧型,具止血效果,又可以形成保護膜,比起局部抗沾黏,更能幫助婦產科手術患者降低術後沾黏形成的發生率、嚴重度和範圍;玻尿酸貼片則適合用在局部的創傷粗糙面;若是大範圍粗糙面,液體型保護較佳。在手術加上生物製劑及抗沾黏產品幫忙下,沾黏發生率可以大幅降至5到10%以內,避免過去動手術因為沾黏而未蒙其利先受其害的疑慮。建議患者依照自身狀況,與醫師詳細討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抗沾黏方式以達到最佳保障。
照片來源:長庚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人愛滋焦慮好高! 與感染者「共用浴室」5成8民眾仍毛毛的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