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許瑞云醫師專欄】放下「比較」和「計較」吧

慈善新聞網/ 2020.08.30 14:40

  問:我好嫉妒別人的優點,總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好。

  答:我們看得到別人優點的地方,其實也都是我們自己也擁有的優點。例如:看到別人很聰明,其實我們自己也是聰明的,不然看不到「聰明」的特質。看到別人很風趣,其實我們自己一定也有「風趣」,不然看不到別人的風趣。

  所以,凡是我們能夠認出來的特質,我們自己一定也是有同樣的特質。我們之所以會羨慕或嫉妒他人,是因為把「自己」跟「他人」劃分開來了,而且加以「比較」和「計較」,所以會感到不足和痛苦。

  如果我們把自己從家裡劃分開來,就會嫉妒手足的成就;如果我們把家庭從社區劃分開來,就會嫉妒鄰居的風光;如果我們把城市從國家劃分開來,就會嫉妒其他資源更多的城市;如果我們把國家從世界劃分開來,就會嫉妒更豐饒進步的國家。但,這些劃分其實都是我們自己的心在做各種不同的區分罷了,而我們的心可大可小。

  事實上,我們都是地球的共同體,享有同樣的空氣、水、陽光等,我們跟他人或動、植物,甚至看似無生命的物質等的能量都是互相流動和彼此影響的。

  就好比是人體裡的細胞一樣,看似分離的一個個的細胞,其實都是屬於同一個整體。所以,肝細胞其實無需羨慕或嫉妒肺細胞,因為肺細胞也是同一個整體。對整體而言,肺細胞跟肝細胞都是它的一份子,只是功能和長相表面上看起來不一樣罷了。

  試試看是否可以同喜他人呢?為他人的美好慶賀如同是自己的美好一樣。這樣無論是面對成就很棒的人、很聰明的人、很美麗的人、很開心的人等,我們都能夠感同身受的歡喜,也不會有嫉妒、羨慕、自卑或沒自信等等問題的產生。

(本文由「花蓮慈濟醫院能量醫學中心主任許瑞云醫師」授權刊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