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國內房價飛漲,對於一般民眾來說購屋壓力很大,為了照顧民眾的住居,政府目前大力推動及興建社會住宅;不過近期有民眾討論到,早期政府推出國民住宅政策,價格頗為親民,為何後來就停辦了?其實從早年的國民住宅走到現今的社會住宅、回歸市場機制,官員說有一個歷程與發展。
民眾在網路論壇談提到,早年政府推出可購買的國宅,價格比較便宜、品質也不錯、公設比不多,為何1999年後就不蓋這種國宅了,之後就改為出租式的社會住宅呢?
從國民住宅到社宅,有一段發展歷程。示意圖/好房網資料照
其實民國60年代時,政府訂定《國民住宅條例》,為了要協助低收入家庭解決居住問題,讓民眾擁有自己的窩。營建署國民住宅組表示,當時一開始由政府直接興建國宅,到民國70年代除了政府興建,也加入人民貸款自建、鼓勵民間投資興建,以及人民貸款自購;針對這些政策,政府提供優惠的貸款,也規劃新市鎮區域,推動國民住宅。
只是因當時政府人力、財力與興建數量有限,加上因國宅低於市場價格,有些住戶藉此脫手後來獲利,反而造成扭曲現象;國民住宅組指出,政府後來在房市相關政策與規範上也越來越嚴謹、完善,以及推動實價登錄制度,加上大環境的轉變,因此漸漸回歸市場機制,也持續推出優惠貸款幫助民眾購屋。
而到現今的社會住宅政策,中央政府與地方合作推動「8年20萬戶社會住宅興建計畫」,從106年至113年分兩階段,結合興建社會住宅與包租代管方式達成目標。國民住宅組表示,政府希望以社會住宅的方式,讓有需求的年輕人可以住得安心有尊嚴,並可安心生活,至少先不用擔心居所問題,可以安心工作、累積自我資本,做為他們購屋之前有個舒適住所。
為了確實執行社會住宅政策,中央與地方合作盤點全國可用土地,包括國有地、軍方土地…等,共約270多公頃土地、365處,並做整體評估與需求去興建社宅,預計今年底會達成第一階段4萬戶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