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 2020 的北半球的夏季,直到 7 月下旬,新冠病毒已在全球鬧了超過半年,眼看著部分國家即將進入秋季,疫情不但沒有趨緩,甚至一些已經逐漸好轉的國家,又因為天氣以及鬆懈,再度爆出群聚案例。一株小病毒卻能將全人類的生活翻天覆地,這樣的結果,可以說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然而,今日的情勢,對於公共衛生學者們而言,雖然彷彿像是科幻情節,但都在預期之中。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就語出驚人:「如果將來全球有 1 億人感染,1 千萬人死亡,我一點都不會驚嚇。」
而台大公衛學院每週更是使用各種經驗歸納、數學模型推算,更新下一週的疫情走勢。可以說,疫情雖然失控,但從未超出他們的掌握。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就指出,按照目前的疾病模型推估,到了 8 月上旬,全球的確診人數將突破 2000 萬。
公共衛生救人速度甚至比醫生快速
然而,面對一個新發現的病毒,人類要對抗它,卻是手無寸鐵。醫師面對病毒最有效的2項武器—-疫苗與解藥,我們一項都還沒擁有。
根據工研院數據,一款新藥從研發到應用的累計成功比例只有 4%,且時間動輒十年以上。疫苗的研發甚至更困難,舉幾個現代人較熟悉的疫苗:流感疫苗研發了 14 年、B 型肝炎疫苗 38 年,都不是小數字。再例如,17 年前肆虐台灣的 SARS 病毒,截至今天為止,也沒有真正研發出可以使用的特效藥或是疫苗。
遇上這種醫學無用武之地的時候,「公共衛生」就顯現出了功效。台灣公衛之父陳拱北這樣說過:「當醫生一個一個救太慢了,不如做公共衛生可以救更多人。」
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指出,公衛專家擅長利用經驗歸納、數學模型推算,預測疾病的走向;並且,運用公衛手段,不靠疫苗不靠藥,一樣能救人!
控制新冠疫情,仰賴 3 大「公衛手段」
同樣具有公衛背景的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就指出,現階段要控制新冠的疫情,主要依靠就是阻斷病原傳播以及維持社交距離。而這兩種控制手段,其實涉及了 3 項預防疾病傳播的公衛作法。
1. 隔離
前陽明大學副校長、病毒專家徐明達在著作《人類與病毒之戰》中指出,經驗及理論都告訴我們,有效隔離是抑制傳染病最有效的方法。
他指出,隔離(quarantine)的拉丁文「quaresma」,意思是「四十」。14 世紀黑死病盛行,威尼斯為了防止來自疫區的船隻帶來瘟疫,命令所有來自疫區的船隻都必須停在港內四十天才能上岸,此後各海港都效法這個措施,這個字就變成檢疫隔離的專有名詞。
目前各國採用邊境管制的方式,就是希望將疾病阻絕於境外。只要做得即時,效果可謂相當顯著。
不過,隔離的缺點也非常明顯。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就指出,防範疾病的輸入很重要,可是你永遠這樣嚴守邊境,就會跟其他國家完全斷絕關係。徐明達也表示,隔離只能算是暫時應急的手段,長久之計還是要找出有效的預防及治療方法。
2. 防止接觸感染
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專家推測,義大利的情勢惡化如此快速,跟歐洲的打招呼方式有關。像是見面時會我說、吻臉頰等等,就是最直接的接觸感染方式。於是,公衛學者建議,應該改為合掌等不接觸的方式打招呼。
近日歐洲領袖在布魯塞爾舉行高峰會上,全球媒體就捕捉到了這樣的畫面:各國領袖戴上口罩,見面不再握手吻頰招呼,而是改用手肘相擊,避免傳播病毒。
除了人與人直接的接觸感染,還有人與物體之間的接觸。《刺胳針:微生物》(The Lancet:Microbe)期刊指出,新冠病毒至少可以在衣服存活 48 小時。但依據美國 Mayo Clinic 專家的觀察,新冠病毒能在紡織物上的壽命,通常會較短少於 72 小時。但在平常的室溫下,塑膠材質的㚈套或衣物,也許會存活 4-5 天。
這也就是為什麼「洗手」會從 17 年前的 SARS 疫情後,就成了相當重要的公衛防疫手段,因為只要正確的清洗,即便你可能摸過病毒殘留的物體,但大部分的接觸感染都可以有效被洗乾淨。
3. 防止飛沫傳染
講到飛沫傳染,經歷過短暫「口罩之亂」的台灣人們都相當清楚。
根據研究,打噴嚏時飛沫噴出的速度可達時速 177 公里,比臺鐵的自強號還要快速,且一次就有可能帶出上萬個會致病的病毒。飛沫噴出最遠可以傳到 2.5 公尺,在摩肩擦踵的大眾運輸上,人與人的距離縮短,想要閃過,可是萬萬不能。
咳嗽的飛沫數量較噴嚏少,但在擁擠人多的公共場合裡,要是傳染起來還是很恐怖。就連跟人說話也不安全,即使輕聲細語,每分鐘也有 500 個飛沫粒飄出。
因此,口罩可說是這次大家最熟悉的防疫手段。詹長權等公衛學者更提出,不只是生病的人要戴口罩,更鼓勵「普遍戴口罩」,防範效果更佳。
相較其他國家,台灣的口罩策略確實讓疫情控制相當理想,甚至包括流感、腸病毒等疾病,也因為落實了公衛防疫策略,確診數相較往年少了許多。無怪乎台灣免疫學權威張南驥幽默的用「台灣罩得住」一語雙關卓越的防疫成效。
公衛手段何時能告段落?專家:就等疫苗、解藥擇一出現即可
過去5、6個月來,民眾忽然意識到了公衛領域的重要性。而大部分也能夠克服不便遵守公衛防疫。但是這些作為究竟要到什麼時候?
來自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傳染病學和流行病學專家們,在頂級期刊《Science》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他們認為,在沒有特效藥和疫苗的情況下,為了避免新冠肺炎擠兌重症監護能力,我們可能需要長期或者間隔性的社交隔離,直到 2022 年。
「當然了,研究也有提到,如果重症監護能力大幅提高,或者已經找到特效藥和疫苗,就可考慮放鬆社交隔離。」詹長權指出,只要等到疫苗或是解藥擇一出現,現狀將可改善。
他也樂觀表示,雖然過往經驗來看,疫苗跟藥物不容易研發,但是目前來說,疫苗的進度是非常快的,「這是不可思議的,才 3、4 個月就已經有疫苗在測試,這是人類史上沒有發生過的,過去都要好幾年。」詹長權表示,這是非常時期的非常作法,但是非常令人印象深刻
下一步公衛專家在思考:如何逐步解封
「每個公衛防疫方法都會有副作用,雖然有效果,但也會限制人的行為、限制經濟活動,所以下一步,公衛學者們就在思考,如何在疫情逐漸緩和的區域,開始逐步解封或是縮短隔離期。」詹長權指出。
台灣免疫學權威張南驥也表示,長期的限制,確實會讓一般老百姓受到太大影響,老百姓很難生存、國家也會被拖垮。
陳秀熙舉例,台大公衛學院參考「冰島模式」,蒐集分析今年 2 月到 5 月台灣境外移入個案與入境旅客數,依不同疫情風險國家分級,再搭配敏感度 95% 的檢測試劑,就能大幅縮減入境居家檢疫時間、降低成本。
徐明達則指出,未來或許可以依據職業別,例如國外旅遊業就沒辦法這麼快開放,但是國內的活動,或許可以有配套措施的開放。「我們要在謹慎的情況下慢慢開放,但是要小心,免得得不償失,我贊成一步一步,邊做邊觀察。」張南驥表示。
文 / 林以璿、圖 / 何宜庭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