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大會(WHA)早已通過終結「全球結核病」為目標,希望在2035年時達到零死亡、零個案、零負擔,而台灣確實結核病發生的比率有逐年下降的趨勢,但也不應該輕忽,尤其是糖尿病及洗腎的患者,這些高風險族群如果成為潛伏性肺結核發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更多倍。
潛伏性肺結核患者不一定會發病!預防性治療9成治癒力
台灣結核病患者從2015年發生率(每百萬人口)45.73下降到38.9,每年都還有1萬名左右的人會感染結核病、同時發病,約400-500人會死亡。有些人感染到結核桿菌,因為本身免疫力好不一定會發病,但一輩子都是潛伏性肺結核,等到免疫力低下時突然發病。
台大醫院胸腔內科王振源醫師分享最常遇到患者問他:「我又沒生病為什麼要吃藥?」其實潛伏性肺結核已經感染結合菌只是還沒發病,但在這個時間點治療,有助於將低90%發病機率,尤其在醫療進步下,治療潛伏性肺結核時程已經變短,過往是要吃長達270天的藥物,如今需要一週服用一次藥物,長達12週左右就完成預防性治療。
糖尿病、腎臟病患者免疫力低!發病機率高於常人
尤其根據文獻記載,糖尿病患者如果是潛伏性肺結核,發病機率是一般人2-3倍,但血糖控制不佳的情況下,風險就又會提高,但如果是腎臟病患者,發病風險是一般人10-25倍,尤其約有2-6成的腎臟病患本身就是潛伏性肺結核。
但為什麼肺結核偏偏喜歡早上腎臟病患者?對此,台大醫院胸腔內科王振源醫師說:「這些患者通常免疫力都已經明顯降低,糖尿病患者可能還可以透過血糖、藥物讓你控制在正常範圍,讓免疫力跟正常人一樣時風險就不會增加,但血液透析的患者本身免疫功能就不好、抵抗力更差。」
10%的人是潛伏性肺結核!
加上這些患者常就醫進入醫院,無形中暴露在病原的機會比較高,王振源醫師更近一步說:「先前針對糖尿病、洗腎民眾高風險進行篩檢,發現篩檢192人當中,其中34人為潛伏性結核陽性,發現1位結核病患者。」但其實這些還沒發病的患者,在短時間內發現的話,有將近9成的治癒力。
王振源醫師強調:「雖然肺結核個案越來越少,可能在一般民眾裡面有10%左右會是潛伏性感染,雖然比例雖高但因為一般人相對來講是健康,所以他發病的風險相對來講比較低。」對於高風險族群應該要有自我意識,當發現出現咳嗽2週以上、咳嗽有痰、胸痛、體重變輕、食慾不振就該主動告知醫師進行評估。
【王振源醫師小檔案】
- 現職:台大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
- 專長:肺結核、肺部感染症、非典型分枝桿菌
文、圖/王芊淩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