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為台灣前途打拚 鍾老30年前陸續創設組織

客家電視台/ 2020.06.18 00:00

【鍾雄秀 黃鈺淳 台北】

除了對台灣文學的貢獻,鍾肇政對民主政治與台灣前途,同樣關心,1990年創設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1993年成立新客助選團參與政治事務,鍾肇政提出「台灣客家人新論」,認為客家人也是台灣的主人,終極目標就是大家一起來為台灣前途打拚。

「這張是30年前,(余金榜)回台灣的時候,我們一起 和他(鍾老),一起去接待,鍾老!你看,當時多年輕。」

1991年5月,知名的僑領余金榜博士回台,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在鍾肇政帶領下去迎接羅能平當時擔任鍾老的祕書長,一任十餘年,談起當年往事,彷彿在說昨天發生的事。

前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祕書長 羅能平:「1990年,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成立的時候,朋友推薦我,讓鍾老認識,鍾老說起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就是標準的客家人,穿的衣服,那就是人家說的,最,人家說的最,人家說的最老實。」

鍾肇政與政治牽扯上關係,一開始還是不脫離本業寫作,1960年他寫了首篇長篇小說《魯冰花 》,在聯合報副刊連載,對當時社會提出一些批判,警總雖然沒有直接找他,卻盯著他的行蹤,鍾老在1988年推動還我母語運動,1990年創設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1993年成立「新客家助選團」,直接投入政治活動,像真理大學台文系主任錢鴻鈞就是參加當年台灣客協的冬令營進而加入客協。

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系系主任 錢鴻鈞:「1993年我參加這個客家冬令營,第二天看見他,就覺得奇怪,他怎麼這麼了不起,大家就讓開路來這樣,我就開始注意,他是營主任嘛!營主任以外,他還有一個身分,就是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我(當時)不知道那個是什麼,我還以為他是會長。」

前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祕書長 羅能平:「那時候,因為當時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沒有登記欸,什麼原因呢?它要說,要加一個台灣省,鍾老說 那開玩笑大了,我們怎麼會是台灣省,我們是台灣啊!台灣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嘛!」

台灣客協成立後,除了提出台灣客家人新論,最重要的就是,認同本土、追求民主,1993年開始,他帶著新客家助選團全國走透透。

前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祕書長 羅能平:「我們的白皮書,我們先送過去,寄過去以後,先寄過去給他,你認同不認同我們的,像陳水扁,我講一句話,當初他認同說,客家基金會、客家會館、客家那個等等,後來台北市先有了嘛!我講的意思就是說,這個叫做借力使力,過去民進黨還是少數的時候,那國民黨很多的客家人(候選人),我們還是要去幫忙嘛!要是他認同,他不會害怕,因為那時候選舉,不是像現在單一選區嘛!」

鍾肇政為理念相同者助選,不遺餘力,幫忙搖旗吶喊,甚至不求露臉。

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系系主任 錢鴻鈞:「有一次我印象很深刻,在中壢,很多人在聽,鍾老當時,1993年,也68歲、快70歲了,一位老人家,他有時候會咳嗽,身體也,他坐在旁邊,我看見說 一位位候選人,也有什麼謝長廷來了,就輪到他,鍾老就,就一直等到最後,我就不記得,可能沒有讓他講話,我就開車載他回去。」

作家 李喬:「台灣是台灣各族群共同所有,我們客家人要走出去,就是政治的改革,社會的改革都要參加,像人家說,母語的一個復興,他帶頭的啊!」

在客家運動上,鍾肇政獲得藍綠雙方陣營的尊重,因為鍾肇政並不是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是以他的人格與胸襟,為台灣前途打拚,鍾肇政也認為客家人也是台灣的主人,終極目標就是團結努力共同打拚,創造更美好的台灣。

熱門關鍵字:

客家焦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