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大學傳播學系碩士班「社區創生與行銷實踐」課程,與花蓮吉安鄉農會合作,一起行銷地方的「地、產、人」。同學記錄吉安鄉的榮耀有機蕈菇場,以及銨廷有機農場,日前在吉安鄉農會舉辦成果發表,包括花蓮縣政府、吉安鄉農會、農友們以及慈濟大學師生三方交流,「我們農民很會種,但是不會宣傳,不會拍片,有機農產品非常在乎生產履歷,感謝慈大的協助,透過影片可以加深消費者印象!」吉安鄉農會總幹事張德奇說。
現場播放學生製作的四支影片,從農場源起,農友理念,農場生活,到農產品介紹,影片品質一點也不輸傳播公司,還有現場來賓說,連蔬菜都變得有氣質了。「每天24小時不是在農田,不然就是在送貨,我哪有時 間做行銷。」銨廷有機農場主人廖中豪說,還好慈濟大學傳播研究所的同學幫他做到了。從網頁、影片、平面海報、名片、貼紙等,研究生們在互動的過程中,看到農民的需求,像是榮耀有機蕈菇場的主人張厚德,拿了一瓶木耳露請同學喝,同學就發現木耳露少了包裝,因此幫他設計可愛的貼紙,農友每日接觸的農產品,透過專業鏡頭,也呈現不一樣的質感。
傳播系孫維三老師表示,「地方創生」是國家積極推動的政策。教育部自107年起鼓勵「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希望大學發揮社會責任,協助地方產業升級或解決地方問題,使大學成為地方產業發展的夥伴。這一學期的「社區創生與行銷實踐」課程,學生首先學習基本整合行銷概念,接著由吉安農會推廣組呂學龍主任向學生介紹說明吉安鄉農產概況與營運方式,並帶領學生走訪農友,深入了解農友作息模式,然後由學生與老師共同討論及製作行銷影片。
花蓮有機農地佔全國有機農地4分之一,花蓮縣政府非常重視有機農業,包括副秘書長張逸華、農業處處長羅文龍等也前來參加成果發表會。張逸華副秘書長表示,看到學生的作品很感動,徐縣長常說現代農業就是要靠行銷,因為大學生的投入,有機農產品可以被看到,創造花蓮農業的時來運轉。
同學們跟著農場的作息,一大早六點就到農場紀錄,跟拍近一個月,研究所一年級鄭名崴表示,自己的外公退休後也在貢寮務農,有時候去看外公,覺得外公生活過得很愜意,但他實際走訪農民生活,才知道真正農民的辛苦和壓力,產量多要擔心如何賣,產量少要擔心收入,和原本想像的鄉村生活差很多。鄭名崴和同學們也因為感受到農民的期待,「打掉重練」是他們這幾個月來最常做的事,拍的不滿意,再去拍,首要是先感動自己,每個人發揮所長幫助農友。
除了拍攝影片外,慈大傳播所研究生也將協助吉安鄉農會網頁更新,同學們與農會不斷討論,了解農會喜歡的風格,以及需要的功能和服務,讓更多人可以透過網頁認識吉安鄉優良的農產品。而吉安鄉農會更表示,希望慈大能夠繼續幫助農會將鄉內26位有機農友的故事完整記錄。
慈大教育傳播學院何縕琪院長表示,大學引導學生認識關懷這片土地,透過與在地產業合作,可以讓學生知道大學不只是把書讀好,可以應用所學讓社會更美好。
(撰文、攝影/慈濟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