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幸福的關鍵在EQ 教導孩子讓情緒成為助力

慈善新聞網/ 2020.06.08 11:02

  「孩子從學校回來,一見到爸爸媽媽,頭低低不太願意拿出考卷,結果一看,怎麼考的這麼差,再仔細打量發現,這些問題前幾天才複習過,而且當時都會啊。」

  接觸過很多家長跟小孩的親職教育專家楊俐容,發現多數爸爸媽媽,衝口而出的第一句話是:「你怎麼這麼粗心大意」,而大部分孩子的心聲是:「我哪有,其實都檢查五次了。」「我哪有粗心大意,隔壁的王小明比我錯得更多。」

  楊俐容說,即使孩子對自己的狀態不滿意,也沒有一個孩子願意因為粗心失掉分數。而且在情緒系統裡面,人只要被指責就會生氣、反抗,就會開始替自己找理由。

  常有很多爸爸媽媽常說,「已經跟他說了,還是沒有用,到底要怎麼做才有用?」

  楊俐容建議,先讓孩子感受到「大人讀到我的懊惱,但不會指責我」,接著親子再一起尋找原因及解決方法,孩子的理性大腦這時就會發揮作用,這個就是情緒教育的力量,情緒可以成為孩子一生的阻力,也可以成為助力,化阻力為助力,就是高 EQ 教育的功效。

  許多國家也發現,如果孩子有能力讓情緒成為助力,同時又能和別人好好相處,未來各方面的發展都會比較好。台灣在 2001 年也開始以民間非營利組織來推動情緒教育,透過志工組織培育了很多家長。不論大人小孩,EQ 好的人不只身體好,學習表現好,工作展現的績效也高,於是也更容易形成有自信、有自尊、和別人好好相處的正向循環。

  「情緒」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楊俐容解釋,情緒沒有對錯,行為有恰與否。「當我們碰到挫敗時,第一個情緒往往是憤怒,如果沒有教育引導,憤怒的直覺反應常常就是攻擊。」

  過去傳統的教育工作說不可以打人,不可以傷害自己,楊俐容認為,這樣只處理了行為,沒有處理前端的情緒。

  「高 EQ 的概念是,一個人能夠知道,我的情緒是很自然的,沒有對或錯,但是情緒往外要變成行動的時候,把它轉化成激勵自己的能力,我不去攻擊別人或自己,而是變成一種奮發向上的力量。」

  從大腦科學來看,人類從發生事件到產生情緒,短短的時間內,是先由眼睛將看到的事物傳送到大腦的收發室,然後直接抵達杏仁核,引發情緒反應。但是,還有一條「理性路徑」,就是透過大腦皮質來情緒管理。有趣的是,人一出生,杏仁核這條紅色道路就已經建好,而大腦皮質這條藍色道路並沒有。所以,孩子的情緒越常起火燃燒,將來就越容易因為風吹草動而生氣。

  楊俐容強調,幫助孩子建立一條藍色公路,讓他能夠帶領「感性」,而不是被「感性」挾持。多數的父母,都是孩子鬧脾氣了才處理,多數學校也是孩子行為出了問題才處理,其實這叫輔導,「輔導只是救災工作,EQ 教育是防災教育,避免情緒成為孩子人生的災難。」

  心理學上有個有趣現象「10 點鐘媽媽」,是指家長累積了一整天的疲勞壓力,終於在晚上 10 點鐘情緒失控,然後不自覺地發洩在孩子身上。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自己現在正處於疲憊狀態,如果沒有要緊的事情稍後再說,孩子知道有這個現象,他也可以告訴爸爸媽媽,我因為好餓,所以心情不好,這個叫做吸收高 EQ 相關的知識。」

  楊俐容提醒,高 EQ 也是一種生活習慣與技巧,當發現身體緊繃的時候,如果能夠自覺,然後刻意放鬆,就有可能減緩當下的憤怒。

  「爸爸媽媽平日可以帶著孩子練習腹式呼吸,搭配音樂數數,吸氣時肚子往上,呼氣時肚子往下,一旦身心放鬆,比較容易覺察情緒波動,雖然大浪來時還是可能會生氣,但負面情緒反應會比較小。」

  尤其數位媒體時代,很容易因為大數據運算而陷在同溫層內,限制了思考面向,導致心胸越來越狹隘。學習 EQ 除了走出情緒困境,更期待不同立場、不同世代、不同性別,甚至不同國家文化的人都能同理他人。

  更多演講論述,請看【大愛電視─人文講堂】高EQ,從小學起 - 楊俐容

【本文為「大愛行」授權刊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