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0056 山陀兒 停班停課

善聽善解 臺中慈院癌症關懷志工的愛與關懷

慈善新聞網/ 2020.05.29 00:02

文定儀式雖是在心蓮病房舉行,但醫師、護理師、社工、志工與親友簇擁,幸福滿溢。

  心蓮病房一隅的志工室,一方小天地常瀰漫不同的香味,精油香、茶香、咖啡香,甚至濃濃的餅香。只見桌上沏了一壺茶、放了幾片喜餅,劉玉珠師姊恬靜的安坐桌邊,臉龐幸福的淺笑,娓娓說起了那場訂婚儀式。

人生不要留遺憾 促成圓夢圓願

  促成訂婚圓夢活動的是鍾竹秀師姊,她先生才往生不久,休息一段時日後,竹秀收拾好自己的情緒,再次回到癌症關懷志工值班行列。一天早晨,竹秀值班端著剛沖好的茶走進病房,一位年輕女孩俐落起身打招呼,她是病人的養女。三人聊著聊著,知道養父視女孩如己生,疼愛有加,女兒的男友雖曾談起要結婚,但女兒擔心父親的病情,遲未應允。竹秀師姊分享了先生離世的經驗,鼓勵女兒和父親彼此不要留下任何遺憾。

  短短幾天,女兒決定在養父的見證下舉辦文定之喜,既能得到養父的祝福,也以喜事幫養父祈福。心蓮團隊迅速動員,會場布置、招待、買喜餅,甚至連媒人都由志工一手承擔。劉玉珠師姊前不久才娶媳婦,剛好拿自己兒子的經驗當範本,逐項盤點還缺什麼、少了哪些禮數,志工們就像自己嫁女兒般,一一按古禮進行。

  文定儀式這天,會場忙著,病房裡也沒閒著,新娘與媽媽在婚禮祕書的巧手妝扮下,活脫脫成了一對美人。媽媽換上禮服,開心直說:「好久沒打扮了。」父親也換上筆挺西裝,氣色果然因為喜事好看了些。雖然文定儀式在病房舉行,但醫護同仁、志工與親友簇擁,幸福滿溢,大家都好感動。女兒能有父親祝福完成終身大事,也讓父親沒有牽掛,她幾度哽咽「好感動、好幸福!」心蓮病房護理長黃美玲表示:「心蓮病房辦過好幾場婚禮,這場的人數最多」!

家屬回來心蓮病房團隊道感謝,與癌關志工如家人般溫馨互動,左為劉玉珠師姊,右為江月霞師姊。

如水輕沁人心生命情緒抒發的出口

  善生、善終的過程中,癌症關懷志工就是這樣如常地牽起病人、家屬與團隊同仁的手,凝聚愛的力量。志工們理解,末期病人入住心蓮病房,往往身體已經承受過不同程度的苦,面對生命即將到達終點,心理也有恐懼。家屬壓抑著的悲傷,更是令人難以接受的壓力。因此,病人入住心蓮病房後,在醫師適當症狀控制、減緩生理痛楚後,志工群便如清水般輕柔沁入病人與照顧者的心,成為他們情緒抒發的出口。透過志工陪伴、關懷與傾聽,讓病人與家屬能適時說出心聲與心願,這也是臺中慈濟醫院心蓮病房的特色之一。

  癌症關懷志工平均年齡在六十五歲左右,多是退休或是資深的慈濟委員,透過醫療志工訓練使他們踏進癌症關懷領域,更透過專業課程養成與個人社會歷練,而成為心蓮病房堅強的臂膀。護理長黃美玲形容他們 -- 熱誠又有衝勁,用心為病人與家屬的心靈找到依靠。「我發現這群可愛的癌關志工真是文武雙全,熱情有勁。」黃美玲肯定他們力行證嚴法師常說的「把握時間,分秒不空過」、「行善要及時」。穿上慈濟志工背心,使命感就扛在肩上,穿梭心蓮病房各角落,時而端茶、時而陪伴,總帶著笑容,隨時隨地補位,填補護理師無暇看顧到的小缺口,在病人與家屬的心中,抹上溫暖色彩。

將歡樂帶到床邊 快樂過好每一天

  劉玉珠表示,「如何快樂的過剩下來的每一天」其實是心蓮病房病人的期待。因此,癌關志工都具備「將歡樂帶到床邊」的技能。那怕只是隨口唱歌或是泡一手好茶、沖一杯好咖啡,都為了讓病人開心。

  志工每天早上交班後,就接著奉茶行程,他們會考量病人及家屬的需求而變化,新鮮現打果汁、有機紅茶、香醇手沖咖啡、加上精緻點心,除了食物,還會依病人狀況,變更陪伴方式,例如:讀繪本、編織、藝術創作、四道人生圖卡等等。曾有病人分享:「心蓮病房一點都不可怕,反而可以好好過日子,想想什麼事情還沒完成。我知道了!我下輩子要和您們一樣來做志工。」帶著深深謝意的這席話,鼓舞著癌關志工群,說明他們已經將愛和慈悲帶給心蓮病房所有人。

  安寧療護必須作到「安寧病房、安寧共照與安寧居家」三方完備的安寧療護網絡,臺中慈濟醫院心蓮病房服務不止於住院,還包括「安寧居家服務」,讓病人能有更多時間享受家庭生活,更可以實現病人「在家往生、壽終正寢」的遺願。醫師、安寧居家護理師與癌關志工走出醫院,帶著關懷到居家,醫師、護理師為病人診療護理,癌關志工則關懷家屬與病人的心靈,雙管齊下提升整體照護品質。安寧居家護理師楊琇媚說:「其實還滿感謝這個工作,可以到處去看到不同的地方,學習到不同的事務,每一位我的病人,我都用家人一樣的心情去照顧他們。」志工也跟護理師齊心一志,視病家如己家。

臺中慈院癌症關懷志工正在與病人彩繪創作「四道人生圖卡」。

當癌關志工 體會生命真諦

  在心蓮病房當癌關志工愈久,愈能體會生命的真諦,劉玉珠師姊形容就像茶一樣愈陳就愈香。她曾關懷過同鄉的製茶師林先生,起初沒有特別熱絡,但總是天天定時、不定時的問候聊天,幾次關懷後,陪病的林太太卸下心防,才慢慢了解這個家庭。原來林先生很倚賴太太,遠居南投鹿谷的林太太不會開車,每次往來醫院照顧,都得先搭公車再坐計程車,光車費就花好多錢。癌關志工於是親自開車帶著林太太,教她如何搭公車到醫院。劉玉珠說,一次林先生打電話回家,只是想要太太來陪他,但做了氣切的林先生無法說話,電話那頭遲遲沒有聲音,但林太太知道是先生捎來的電話,立刻排除萬難趕到先生面前。玉珠師姊間接感受到林太太承受著極大壓力,利用一次值班機會,邀林太太到志工室喝咖啡,暫時放鬆。林太太說著心中的苦,不由自主的流淚,師姊起身抱抱他,好好哭一場,藉淚水宣洩情緒,釋放心理壓力。

  林先生在病房做症狀控制,但希望能在家往生,因此醫師評估後,心蓮病房做好完善的「出院準備」,最後終於返家接受安寧居家療護照顧。劉玉珠師姊常跟著安寧居家護理師往診、關懷,她看見醫師「用心」、護理師「細心」幫病人護理,還「耐心」教導如何幫病人洗澡照護傷口等,心蓮團隊用著「三心」的全方位照顧,讓病人在家就像在醫院一樣安心自在。林太太回憶說:「回家後的第十二天,心蓮病房護理師回娘家,因為是同鄉的,她特地還來探望我們,看見我先生身體髒髒的,幫他擦澡、洗頭、更換衣服,弄得乾乾淨淨的,沒有想到我先生傍晚就往生了!心蓮病房的服務,給我很大的安慰及安全感。」

  玉珠師姊說:「在心蓮病房承擔志工,總想讓家屬喘息,圓滿病人想做的事,我告訴自己把握當下,隨順因緣去替他們圓夢。感恩在每位病人身上讓我學習到親人間的愛與尊重,更從每位病人來人間走過的大藏經中學習到人生智慧。」縱使心蓮病房的故事最終,病人都是「往生」結局,但在心蓮病房照顧過程中,無論是醫師、護理師或是癌關志工,都朝著生者「善生」、死者「善終」努力,真正實現「生死兩相安」。

癌症關懷志工群與社服室社工師合照。

(撰文:江柏緯、謝明錦,攝影:江柏緯、黃郁雯、吳宛育)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