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愈來愈熱,媽媽們開始要煩惱寶寶被蚊蟲叮咬,尤其是細皮嫩肉的孩子被蚊子咬了之後,留下明顯的紅腫、甚至出現「紅豆冰」,總是讓爸媽好心疼。不過兒科醫師特別提醒,防蚊產品不能亂用,尤其是精油類的產品,食藥署是禁止 2 歲以下兒童使用的。
小兒感染氣喘專科醫師陳俊仁介紹,人被蚊子叮咬後通常會產生紅、腫、癢等局部過敏反應,因為蚊子的唾液內含有一些蛋白質,會誘發身體產生一種稱為組織胺的物質,除了出現紅、腫、癢等過敏反應以外,有些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出現小水泡,有些小孩是屬於「紅豆冰」體質。
陳俊仁介紹,「紅豆冰」的專業名詞叫做「丘疹性荨麻疹(papular urticaria)」,這是一種對於節肢動物(例如:蚊子、跳蚤、壁蝨、蟎蟲、臭蟲等等)叮咬的過敏反應;通常只被節肢動物叮咬一個包,旁邊會因為過敏反應長出一堆包。
陳俊仁在臉書上解釋,媽媽們常常誤以為一次被蚊子或是跳蚤叮了很多包,其實並不是,通常只是過敏反應而已;通常被咬的那一個包,中間會有被咬的小洞或是小水泡,過敏出現的一堆包則沒有小洞或是小水泡。這種現象通常發生在兒童,而且下次被叮以後,還是會出現一樣的過敏反應,成年以後通常都會改善,所以成年人很少會有「紅豆冰」的情形出現。
2 歲以下孩子不能用精油類產品!食藥署:過量會引發癲癇
許多家長為了避免孩子被蚊子叮咬,會使用精油類的商品,被蚊子叮咬以後,會使用一些冰冰涼涼的常備藥膏幫寶寶止癢;這些商品多半添加薄荷醇、樟腦、甲基水楊酸等成分。
陳俊仁提醒,這些精油類的藥膏,若使用過量會引發癲癇、意識障礙或呼吸中止,台灣的食品藥物管理署已經明文規定2歲以下嬰幼兒禁止使用這些商品,爸爸媽媽們可要注意。
台灣防蚊液分 3 類,兒科醫師教爸媽怎麼挑選
禾馨新生婦幼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陳映庄指出,目前台灣的防蚊液主要可以分成 3 類:
- 精油類防蚊液
- DEET 敵避
- Picaridin 避卡吶叮
精油類的防蚊液因為是「天然」的,非常受歡迎,但是有研究報告指出對於幼兒會有傷害。另外,敵避是目前公認最有效的防蚊產品,但是同樣有使用上的年齡限制,小於 2 個月的嬰兒不能使用。
「可以按照濃度、搭配考慮年紀來選擇產品。」陳映庄建議,DEET 濃度,成人應該要 50%,兒童則是介於10-30%之間。
他建議,避卡吶叮在醫學上也是證實有效的驅蚊蟲劑,而且十分安全,皮膚刺激性低,不會破壞衣服,限制也比較少。因此,如果爸媽有疑慮的話,可以選擇這一類產品做使用。
傷口出現紅腫熱痛需就醫!醫:恐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陳俊仁指出,被蚊子叮咬以後,除了搔癢不舒服以外,有些人會腫得很誇張,很多爸媽會擔心病灶變成蜂窩性組織炎;由於蚊蟲叮咬會有傷口,經由抓癢的動作也常常製造傷口,體表的細菌會侵入傷口,引起蜂窩性組織炎。
陳俊仁介紹,判斷的方式是病灶除了紅腫的過敏反應以外,也會出現熱、痛等現象,如果腫起來的位置,摸起來比周圍的溫度高,壓起來有疼痛的現象,可能就不是單純的過敏反應,而有蜂窩性組織炎的疑慮,需要請醫師看過會比較安心。
被蚊蟲叮咬以後,醫師通常會開立口服或是外用的類固醇及抗組織胺藥物。「類固醇藥物非常有效,但是很多家長會過度擔心副作用而不敢使用,其實只要經過醫師指導,正確而且短期使用的情況下,通常都不用擔心副作用。」陳俊仁表示,如果傷口有出現感染或是變成蜂窩性組織炎,醫師會開立口服或是外用的抗生素,家長也不用過於擔心。
文/林以璿 圖/何宜庭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