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全額自費醫材費用6年飆4倍! 健保出手訂「天花板價」壓亂象

匯流新聞網/陳 鈞凱 2020.05.07 11:45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換人工頸椎盤、換心臟瓣膜等大手術,常見廠商以新材質、新功能作為訴求,鼓吹病人選擇自費醫材,根據健保署最新統計,2019年間民眾選擇全額自費醫材的費用,已經成長至2014年的4倍。尤其,自費醫材價格在不同醫院之間差很大!健保署今(7)日宣布推出新制,用統一的「天花板價」減少同功能醫材在不同醫院收費落差的現象,再依「臨床實證」等級來訂民眾自付差額費用範圍。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專門委員黃育文表示,首批適用新法將有「人工頸椎椎間盤(Cervical Artificial Disc)」、「特殊功能及材質脊椎間體護架(CAGE)」及「經導管置換瓣膜套組」等3類醫材83品項,已於今年3月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通過,健保署已報請全民健康保險會討論,待衛福部公告實施後,便能真正嘉惠民眾,估計一年約有9100人次受惠。

至於先前的人工水晶體等9類差額醫材(義肢除外),健保署也將進行核定民眾自付差額的上限。

黃育文說,醫療科技進步,新功能醫材不斷推陳出新,但由於醫病之間的資訊不對等,民眾往往無從判斷新的醫材究竟有多好,也不知道多花一些錢是否真的有效益,但坊間一直有「健保給付的是次等貨」、「自費的比較好」等以訛傳訛的說法。

最重要的是,一樣的自費醫材往往在不同的醫院價格差很大。黃育文表示,新制以「病人為中心」,客觀評估自費醫材於臨床使用帶給病人的真正效益,並依「臨床實證」等級訂定健保差額給付比例,健保最高給付40%,民眾最低自付60%,減輕民眾負擔,又可讓民眾使用到新式醫材。換句話說,對病人有利且臨床實證越好的新醫材,健保給付比例越高,民眾自付差額比例越低。

黃育文強調,健保署也會同時針對同功能類別的醫材,訂定「天花板價」,讓其在各醫療院所之間的收費差距規定在合理範圍內,民眾不必再比價,一家跑過一家。

黃育文以治療退化性椎間盤等疾病的「人工頸椎椎間盤」為例,目前多數院所收費約25.5萬元,最高可達30萬元,經健保署數次與臨床專家討論,認為其具臨床效益決定新納入差額負擔,經共擬會議核定費用約23.3萬元,健保給付核定費用的20%,民眾自付80%,自付差額上限約18.7萬元,未來院所向民眾收費不得超過此金額,估計每年約2500人次受惠。

同樣治療退化性椎間盤等疾病的「特殊功能及材質脊椎間體護架」,總共3大類40品項納入差額負擔,共擬會議核定費用約5.1萬元至17.6萬元,健保給付其核定費用的20%,民眾自付80%,自付差額上限因不同功能類別而異,約4萬元至14.1萬元,估計每年約6200人次受惠;另外,用來治療嚴重心臟主動脈狹窄的「經導管置換瓣膜套組」,共擬會議核定費用約109.7萬元,健保給付其核定費用的30%,民眾自付70%,自付差額上限約77萬元,估計每年約400人次受惠。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5千人連署「開放醫療用大麻」 食藥署正式給了答案

疫苗明年打得到?台灣公費接種規劃曝光 優先施打族群是「他們」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熱門關鍵字:

健保 差額 自費醫材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