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臺九線上愛相隨 用心讓愛永流傳

慈善新聞網/ 2020.04.16 00:02

胡竹妗 關山慈濟醫院急診護理師

  二專畢業後返回家鄉,進入臺九線上的一家地區醫院 -- 關山慈濟醫院。猶記剛報到時分發到急診室,內心是多麼的害怕惶恐,這完全不是我喜歡的科別,雖然第一天上班時學姊細心的帶領我,但想到之後都必須一個人在急診最前線上班,夜夜都做惡夢,夜半哭泣,不想待了。但古花妹學姊很用心溫柔的給我支持及鼓勵,當時急診室學姊就像照顧妹妹般照顧我,臨床照護上有問題總是有耐心的教導,讓我慢慢地有勇氣面對困境,陸續在這裡展開自己多元化的學習跟角色轉換;急診室、加護病房、產科嬰兒室,甚至協助規畫產房設備等;當時護理人力不足,下班時還需on call 當隨車護理師,病房人力不足時需支援,放假額外時間還要參加人醫會及巡迴醫療⋯⋯在關山慈濟醫院的四年,雖然忙碌,但想著可以多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也就不畏辛苦的堅持學習下去。

  有一次醫院碰到大量傷患,有趣的是,早上才進行過大量傷患演習,下午就真真實實的來了一場車禍大量傷患。當時在臺九線上發生一起重大車禍,一一九通報傳來有五名患者,三名無生命徵象,三名重傷意識昏迷,對當時只有一人上班的我,是如此的不安、恐懼,請櫃檯呼叫紅色九號請求支援,上班及在宿舍的同仁及正在看診的醫師立即湧入急診室協助,在忙亂的急救情境下,盡全力救護傷患,很有默契地完成大量傷患急救任務,永遠忘不了大家一起努力完成救人的當下。

  還有一位病人因胸痛前來急診求治,做完心電圖後確診是心肌梗塞,醫師對家屬及病人解釋嚴重性後建議轉院治療,病人同意後立即聯絡救護車辦理轉院手續。要轉出的時候,病人對兒子說了類似道別的話,深怕自己萬一來不及趕到花蓮慈院做心導管治療。這時急診醫師緊握病人雙手給予信心,肯定地說一定會安全到達,病人跟家屬流著眼淚感謝醫護人員,病人在隨車護理師的細心照護下也平安到達花蓮慈院。這樣的事情給了我深深的啟發 -- 關山慈濟醫院雖然規模小,但卻是臺九線上不可缺少的小螺絲,做為緊急照護跟轉診是很重要的!因臺東地形狹長,關山慈濟醫院處於中間地帶,離最近的大醫院須六十公里遠,住在利稻、霧鹿的鄉民要到醫院看病是件不容易的事,年輕人外出工作,家中剩下老人跟小孩,有個可以立即先診治的醫院對他們來說是一大福音。

  四年後,深覺自己有必要再進修,這樣的決心是當時管理室吳惠莉主任給我的啟發,她鼓勵我要多學習,所以有受訓的機會總會讓我去,在護理工作上做錯事,她不是責罵,而是用像媽媽愛我教導我的方式,那一分用心,讓我日後在教導學妹時也作為指標。所以四年後轉調臺北慈濟醫院,在臺北慈院積極參與院內外在職教育增進專業照護能力,還參與海內外研習會,並完成主管訓練及進階,也完成大學學業,工作上帶領不少新進人員,樂於與學妹分享照護經驗,也跟著主管規畫第三內科加護病房及呼吸照護中心,也常支援急診室及外科加護病房,在臺北慈濟醫院工作的經驗讓我護理生涯中更有成就,學習到慈濟人文「愛、包容、慈悲」,在照護病人上更秉持著尊重生命的精神。在臺北慈院工作十年後,因與小孩聚少離多的狀態下,大女兒要上小學了,深覺該好好陪伴小孩成長,決定轉調回關山慈濟醫院急診室。

  返回這熟悉的醫院,臺九線上「愛相隨」的醫院,就像回到家的感覺,多年過去,醫院同仁對待我如從前一樣,多麼的熟悉又溫暖,人事會變但愛與包容的心不變。在這小小卻充滿愛的醫院,因為前院長潘永謙就是如此,發心發願的繼續留在關山為鄉民及病人服務,對待病人跟對待同仁的心是一樣。曾經我在返鄉工作的選擇上很猶豫,但潘永謙院長對我說:「回家吧!」他服務偏鄉的精神深深影響著我,感動著我,我這個像是在外漂泊的遊子,終於決定回到溫暖的家。

  返鄉後,臺北慈院同仁常關心我是否適應,但我很自豪地說,關山慈院是一個很棒的工作環境,急診同仁每天都是充滿歡喜與熱情,彼此也愛說說笑笑,遇到困難互相扶持,遇到挫折互相打氣,彼此的革命情感讓單位更合心、和氣。關山慈院許多同仁都服務超過十年以上,很用心的為這家醫院努力,期許在張志芳院長的帶領下,讓這臺九線上的醫院,延續愛相隨。

急診護理師群,左起:沈譽蓁、邱玉涵護理長、羅翠雯、馬美蘭、黃淑樺、吳雙、謝宜君、李玉萍、邱梅雯、胡竹妗。(攝影:謝自富)

(撰文:胡竹妗 關山慈濟醫院急診護理師,攝影:轉自人醫心傳第194期)【本文由 人醫心傳 授權刊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