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清明連假期間,為了防疫,不出門似乎是最好的選擇,但家長可得當心,別讓孩子玩電動、上網的時間一口氣爆增!董氏基金會就引用國外研究提醒,青少年久坐時間增加,會提高罹患憂鬱風險,每隔30分鐘一定要站起來活動活動。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學者2020年2月發表的這項研究,追蹤4257名青少年,受訪者於12歲、14歲及16歲時佩戴加速度感測器,在3天內至少追蹤其運動狀況10個小時,並以CIS-R及MFQ問卷測量其憂鬱狀況。
研究發現,受訪者在12至16歲間,總身體活動量降低,若每天增加60分鐘的久坐行為,18歲時測量憂鬱分數增加了,如每天增加1小時的輕度活動,憂鬱分數則降低。持續出現較長時間久坐者,18歲時測憂鬱分數則高出28.2%。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電腦、手機、平板等網路及遊戲使用的普及,年輕族群久坐的時間逐年增加,上述研究指出久坐與憂鬱症罹患的兩個趨勢有存在的相關性。
葉雅馨強調,運動對年輕族群有必要性,且不要輕忽輕度活動的重要性,因為輕度活動可近性較高,目的主要是減少久坐的時間,像站著打電腦、設定時間提醒自己站起來喝水或飲料、走一圈或扭腰擺臀3分鐘,甚至與朋友打電玩聊天時,彼此提醒不妨站起來打或移動到不同的角落。
桃園療養院兒童精神科醫師陳質采指出,過去認為增加年輕人的活動主要是為了身體健康,例如提高協調技巧或骨骼強度,卻很少注意到運動對心理健康也有實證的效益。其實輕度活動指的是一般日常生活中經常進行的活動,像是購物走動、鋪床、準備食物、帶狗散步、園藝和洗碗等。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