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有愛無礙克服打針恐懼 再續「髓」緣二度救人

慈善新聞網/ 2020.03.21 00:02

「要扎針了!」王木通超級恐懼打針及見血,雖然克服內心障礙,但還是閉眼不敢直視。

  「堅定救人的那份愛心,就能有愛無礙,克服心理障礙!」今年39歲王木通,2001年參加慈濟骨髓捐贈驗血建檔宣導活動,八年後首度配對成功,然而,因為超怕打針又見血,他自願選擇全身麻醉的腸骨捐贈骨髓幹細胞,「就當睡一覺起來,什麼都搞定!」然而十一年後的今年二月再度接獲配對通知,他克服內心的恐懼,勇敢扎針還看著熱血流動,成功再續「髓」緣、二度救人。

  因為全家對於證嚴法師和慈濟理念非常贊同,18歲成年後家人非常鼓勵他和姊姊參加驗血建檔,直到2009年七月某天回家後,媽媽告訴他「你中獎了!」早已忘了自己曾經建檔的事,當時他一頭霧水,後來才知道原來是骨髓配對成功,感到有點不真實、不可思議,而母親的一句話「上人絕不會為了救一個病人,而去傷害一個健康的人!」更讓他原本有點緊張的心情,轉為立刻下定決心捐贈。

王木通今年二月再度接獲配對通知,勇敢扎針還看著熱血流動,成功再續「髓」緣、二度救人。

  就在周遭人人給予祝福的興奮心情下,他也悄悄浮現另一個矛盾心情,原來王木通非常害怕打針,更怕見血的畫面,想救人卻一度過不去掙扎關卡,幾乎天天上演內心小劇場,「從血樣複檢、身體檢查到捐贈階段,雖然我對自己說要堅定捐贈的心念,但是因為怕見到血,整個等待過程中常會覺得緊張想退縮,可是念頭一轉,又會想到如果我半途反悔不捐贈,那病人怎麼辦?會不會因此失去生命」。

  答應捐贈後,種種想法念頭在腦海中湧出,最終他提起勇氣,做出了一個可以安慰自己不必見到血又可以如期捐贈的決定,就是將周邊血捐贈改為需要全身麻醉的骨髓捐贈,心理想著「這樣就不會看到血啦!一覺醒來就都弄好了!」

  在接到通知到捐贈的五個月中,木通並沒有特別緊張,雖然外公外婆和一些長輩的觀念,都誤以為是抽「龍骨水」擔心不已,但他的心中知道他所做的事情是正確的,所以絲毫沒有改變心意,「那段時間我有多運動,吃得比較營養,希望讓對方和自己都恢復得更好。」而原本一直打著「睡一覺醒來就救一個人」的如意算盤,但是沒想到進手術室之前,還得先抽自備血,這著實又讓他緊張了好一陣子。

王木通感謝兩次的捐贈都有志工們全程陪伴,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安心依靠,也祝福受贈者可以早日恢復健康。

  深度近視的他,暗暗慶幸卸下了眼鏡就看不清楚眼前的抽血準備。像這樣一邊想逃避、一邊又要勇敢救人的矛盾,一直在木通心裡起起伏伏反覆爭扎,所幸他堅持到最後,雖然害怕卻沒有退轉,還不忘感恩醫護人員高超的技術,「我只是提供一些『力量』而已,反而是因為大家的幫助,才得以讓我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事隔十一年,王木通再度接獲配對通知,這次只能以周邊血幹細胞捐贈,不但需要抽血,還必須施打白血球生長激素,陪髓志工王寶珠印象深刻表示,雖然木通很害怕,但在媽媽的鼓勵下,他還是勇敢的再次捐贈,「不但眼睜睜看得到插針,還看到血液透過機器在管子裡流動!」捐者的緊張及焦慮可想而知,志工接力溫馨陪伴鼓勵,醫護人員也在一旁專業用心努力著;這些過程,看在一旁陪伴的寶珠來說,內心著實感到非常感佩。

王木通「自評」兩次救人的心得,最大收獲就是心境與個性的轉變。

  木通「自評」兩次救人的心得,最大收穫就是從原本個性容易緊張,缺乏安全感,遇到事情總會多方考量的性子,因為總自認為不夠努力,但上天給了他一個幫助人的機會,透過捐髓救人,讓他一改緊張不安的缺點與勇敢前進的動力和契機。王寶珠則說,眾人如此無私無求各司其職的付出,心心念念只為了延續另一個待援的生命,「這不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最佳寫照」。

(撰文/顏福江、劉蓁蓁,照片/王寶珠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