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看起來很健康、活力十足,但只要天氣一變化或病菌流行期間,就容易感冒、生病,雖然不是什麼大病,卻代表「免疫力不足」的警訊,而在平時最常出現的2種免疫力不足的症狀,一個是「過敏」,另一個則是「腹瀉」或是「便秘」。
這些症狀看起來好像很輕微、也不太會影響日常生活,但持續好幾個星期的症狀,等於讓自己的免疫力一直在「不足」的狀態,免疫系統沒有力氣去抵抗病菌,只要一遇到比較強的病菌,就容易入侵我們的身體、造成生病。
所以在平常的時候,就應該養好自己的免疫力,遇到病菌的時候才有足夠的能力對抗,只要出現免疫力不足的症狀,就要特別注意。而免疫力的根源是來自「腸道」的健康,一方面是因為人體有70%的免疫細胞都在腸道定居,二方面是許多疾病的病原菌會黏附到腸道細胞上,所以只要腸道不健康、清除不了這些壞菌,身體就會生病。
而要清除壞菌,最好的方法就是讓「益生菌」變多,因為益生菌同樣喜歡黏附在腸道細胞上,只要腸道細胞上的益生菌數量多,壞菌自然就少了;再加上益生菌本身就會產生一些抗菌物質,自然就能趕跑壞菌,打造健康、平衡有力的免疫系統。
免疫力不足的2種症狀
- 過敏:打噴嚏、皮膚癢、夜咳、氣喘、眼睛癢。
- 腹瀉/便秘:消化不良,腹瀉、便秘交替出現。
過敏吃這種益生菌!
提到過敏,大家一定會想到「LP菌」,而LP菌是指副乾酪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其中還有LCW23的菌種,是台灣自己研究、從胃腸道分離出來的菌種;耐高溫、耐胃酸,比較容易達到腸道。
在雙盲的人體實驗中,5~18歲的青少年在服用LCW23菌之後,4週就有將近50%的人感覺症狀明顯改善,12週後更有95%的人覺得症狀改善;因為可以減少發炎反應,讓過敏不要那麼頻繁、嚴重。
另一種常見的益生菌則是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LGG),主要是針對皮膚過敏來改善。如果要服用的話,菌株數量至少要20億以上,可以加強菌種在體內定殖的能力。
腸道問題吃這種益生菌!
俗稱A菌的嗜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可以對抗幽門桿菌、沙門桿菌及宋內氏桿菌等造成腸胃感染、發炎,甚至致癌的細菌,同時會分泌乳酸讓腸道保持弱酸性、減低壞菌入侵。
不過A菌比較難承受胃酸、膽鹼的破壞,所以建議可以選擇「孢子性乳酸菌」,又稱作「芽孢桿菌」(Bacillus coagulans),因為這類菌叢的細胞壁比較厚,能夠抵擋胃酸跟膽鹼,比較能順利到達小腸。
A菌是最常見的保健的腸道益生菌,不過只吃A菌,會因為種類太過單一,造成菌種無法在腸道內待太久,同時配合木寡醣、水溶性膳食纖維等益生菌的「食物(益生元)」一起吃,會讓菌叢更容易常駐在腸道內。
文/盧映慈 圖/艾蜜莉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