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臺南州會將做為中西區圖書館並融入228紀念專區

大成報/杜忠聰
5 年前
【大成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為活化原臺南州會空間使用,臺南市政府已於2018年8月2日展開建築物整體修復工程,並著手內部空間規劃事宜,預計於今年底完成空間規劃設計,未來將作為中西區新圖書館並融入臺南228史料專區成為圖書館的發展特色。
中西區圖書館設立於1978年9月1日,原位於愛國婦人館,2001年11月9日遷至現址重新開館啟用。中西區圖書館鄰近孔廟、臺文館、美術館,是當地居民經常造訪的公共空間,近年來營運量逐年提升,去年有26萬5,000多人次到館,年借閱冊數近20萬冊,現有空間早已無法負荷日益成長的服務量,長久以來在地民眾皆殷切期望能有一個更好的圖書館。
緊鄰中西區圖書館的「原臺南州會」,興建於日治時期,過去為「臺南州州會」與「臺南市市會」等民意機構議事場所。二次大戰後轉供市議會使用,直至1998年市議會遷往現址。2004年3月17日公告為市定古蹟,2018年8月2日進行修復工程,對於古蹟再利用,於賴市長任內就向中央提案作為圖書館使用,解決中西區圖書館館舍空間不足的問題,目前規劃一樓為新書展示區、期刊閱覽區、老相片區,二樓有新光榮影像展、湯德章紀念區、兒童親子區與多元文化區,三樓有主題閱讀區、樂齡區及多功能室。
文化局表示,據臺南市立圖書館營運統計,臺南市民每8個人就有1人會習慣到圖書館看書、借書,市民對圖書館有很大的需求、利用率高。因此,「原臺南州會」的古蹟再利用工程,於2018年就已啟動圖書館相關規劃。另外,中西區擁有多處名勝古蹟及文化景點,且為228事件之歷史場域,深具歷史意義,對於相關人士提案設立228紀念館,文化局相當重視,未來將於中西區圖書館融入228紀念專區,典藏相關史料,並透過多媒體及數位影像展示,增進民眾對歷史事件的認識,在參觀過程中產生歷史參與感,進而啟發臺灣歷史意識。也藉由與圖書館的結合,提升228紀念專區的民眾參與,讓228紀念專區具有紀念性、教育性與參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