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學生時期開始,在心中默背經典詩文,就是簡守信鍛鍊屏氣凝神的方法;直到成為一位醫術純熟的外科醫師,處理危機可以在「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文學詩詞依然是他和團隊夥伴的對話題材;不只欣賞文學之美,更與同仁探索歷史的遷變,感受士大夫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風骨與精神。
簡守信從小就喜歡抱書而讀,學生時代,課餘時間更是常往書店與電影院跑。及至今日已是一院之長、為人祖父,他仍保持「隨時隨地」閱讀的習慣,下鄉往診、公出開會,乃至赴中東、美洲義診,他都能利用舟車時間讀書。他在主持、演說、日常對話中信手拈來的歷史典故,就是這樣經年累月陶冶而來。
有人以為簡守信能夠博聞強記,是因為他有天才般的腦袋,其實不然。雖然平時不為特定目的閱讀,但只要從書中發現值得學習的訊息或觀點,他會像學生一樣用功做筆記。
「記憶不可靠,記錄比較可靠。做筆記不但能加深印象,當知識需要連貫時,也更知道從何查閱。」
簡守信閱讀的書目相當廣泛,對於歷史、社會與藝術尤其有感,在醫學底蘊上,往往能引發格外敏銳而通透的思考。他曾在一場演講中述說一則真實故事──
他與慈濟醫療團赴約旦邊境難民營義診,一位婦人抱著女兒前來求助。婦人懷孕期間因體內維生素D不足,小朋友一出生就罹患「佝僂病(軟骨病)」;骨骼變形、發育不良,還有疼痛、肌肉抽筋等症狀,需要特殊的營養補充劑。
敘利亞戰事日久,先前提供藥物的醫療團體已經撤出,婦女懷抱一線希望來到慈濟醫療站,但這種藥物實非義診常備藥品,結果是令她失望的。故事並未就此結束,慈濟志工不忍婦女抱憾而回,事後取得女孩所需的補充劑,將藥品交到她們手中。
透過簡守信的述說,讓遠在數千里之外的人們感受到約旦慈濟人的慈悲與堅毅,但細思下去,就令許多人大惑不解──佝僂病是因維生素D不足而導致骨骼缺鈣,但人體只要曬太陽就能自行合成維生素D,為何在日照充足的沙漠地帶會發生?
「十七世紀工業革命時期,歐洲工業城市大量使用燃煤,空氣污染非常嚴重,成天霧霾蔽日,造成兒童佝僂病大流行。中東伊斯蘭女性服裝包覆嚴密,婦女懷孕期間曬不到太陽,再加上營養不足,使得寶寶一出生就有這樣的問題;若後續能好好治療,病情是會改善的。」
投入慈濟海內外義診二十多年,走過天災人禍之地,見過無數特殊病症,身為整形外科醫師的簡守信,內外科專業素養皆需兼備。廣泛的閱讀、用心的筆記,加上親手親腳行入需要的地方,而能「一理通,萬理徹」。
(本文由「慈濟月刊」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