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詐騙 新聞 mlb

【林克威專欄】防疫帶來的遠端工作型態,真的讓人人都得利了嗎?

匯流新聞網/林 克威 2020.02.10 10:28

林克威/數位資產專家

隨著武漢病毒疫情的發展,不論國內外,有部分企業規劃讓員工在家遠端工作,例如:香港恆生銀行等金融產業,允許員工在家處理公事。看起來,降低疫情對企業的衝擊是主要的原因─特別是大企業群聚的工作特性,將更容易提升感染機率,如此做法可為全民健康安全盡一點微薄之力。不過,遠端工作並非人人樂見、也並非人人可良好適應的事,它又將會面臨哪些挑戰?在此列舉了我的觀察。

並不是每個行業都可以遠端工作

有很多的傳統產業,即便面對目前的產業轉型升級,引入智慧化系統,不過大部分的硬體就像鑲嵌於一座孤島一樣─機械工具、大型模具或生產鏈等作業系統,跟廠房是無法分離。也就是說,無法全然遠端或全自動化作業,仍需要藉由人力做輔助,才能讓公司順利營運。例如:材料供應鏈就是半自動化的線,需藉由人力才能生產,如果最上游的材料供應商座落於目前警戒的區域,後端原料供應就會產生危機─因為他們無法遠端工作。

另外,看起來自動化科技成為遠端工作的解套,但舉物流為例,即便目前的智能物流加入配送,但試想:當作業系統的控管勢必回到企業內部的平臺時,並非單以遠端就可以取代,在人力不足或無法進駐的情況下只能停擺。而與物流相關的航空業、觀光業和旅遊業也接連連累,成為很多企業的痛。接下來,除了剛提到的傳統產業外,我要討論新興產業面臨衝擊的狀況,藉此做對照。

杜絕群聚卻也讓工作大亂、共享辦公室暫時不共享

共享辦公空間近年來如雨後春筍般湧出,但誰會設想到,在武漢肺炎這波的所造成的遠端工作趨勢下,使得類似營運模式的新興產業遭受莫大衝擊,成為「暫時沒有辦法共享」的共享辦公室,閒置的空間使資源無法完全利用、資訊更是無法流通等,也間接造成各種成本都增加,例如:通訊成本和時間成本。

另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對於產業而言,有些無法攜出的重要資訊很可能因為社群軟體而走漏了消息,例如:醫療從業人員不小心揭露患者的病歷資訊、社會工作者在社體媒體上透露出個案的資料、違背工作倫理、又或者是金融業人員藉此走漏了採購案風聲或分析資訊等,不但需要擔憂洩漏所造成的負面效應外,更需要擔負違法的問題。說實在,員工在工作上面臨相當大的壓力。

生活與工作步調打亂,無法抽身好好休息

有別於大部分SOHO族可自由選擇工作場所和執行公務的工作型態,一般公司行號的人資大多以員工固定打卡的紀錄,作為主要的管理員工的方式;而員工也會在上班的過程中,為了配合公司,而不得不切割時間瓜分給例行性的會議、討論等。

雖然這不見得是不好的事情,不過對於突然轉變工作型態的人而言,當在緊急情況發生時,有更多的突發狀況是無法立即回覆的,例如:高度保密的資料不在手邊、緊急事件造成的後續效應需要持續追蹤等,因此,是用手機撥打電話或是通訊軟體文字的拋接,反而比起平常的聯繫量和工作量暴增,也確實會讓遠端工作模糊了工作和生活的界線。

這其實也是一件困難的事,整天待命成為遠端工作最需要適應的工作型態,一天多次連網查看訊息成為常態,因為有些時候你無法立即討論、在討論中獲得解答。這其實也打破在家工作族最容易被誤解之迷思,遠端自由工作是「如此的愜意和輕鬆」、「不用面對人」等,反而要面對的是:當工作與生活的界線模糊,又要如何掌握工作與私人生活的平衡?

遠端不見得最好,只有適不適合!

根據以上觀察發現的現象其實不管是對人、對事(產業),很顯然遠端工作的選擇並非好的一面倒,也並非合宜於每個產業。而現階段,不僅是中國和其他鄰近國,防疫工作和經濟維繫如何兩相全,大大考驗著政府的執政功力。

照片來源: Unsplash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林克威專欄】武漢肺炎蔓延,更驗證國際議題不該凌駕於防疫之上

【林克威專欄】年後轉職潮來襲,不過你真的適合加入新創嗎?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