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颱風假 國慶晚會 張友驊

擁抱小獅子 這世界的光

慈善新聞網/ 2020.02.02 16:17

聖瑪莉法帝瑪之家所收容的孩童,包括伊波拉遺孤以及因為天然災害所造成的孤兒,慈濟關懷多年,楊宇湘(前排右三)歡喜與他們再度相見。

  「我們是這世界的光!」孩子們唱著歡迎歌,宏亮的歌聲讓人幾乎忘了那間學校的破舊,讓人忘了他們是孤兒、伊波拉倖存者、水患受災者......他們的笑容寫著知足與快樂,就是這世界的光明,是獅子山共和國未來的希望。

  根據統計,在二○一九年的前半年,全世界共有將近七百萬人口遭受天然災害的襲擊。從氣旋、地震、水災、大火、戰爭到傳染疾病爆發,無不都造成了震撼人心的傷亡與經濟損失。已發展國家避免不了這些災難的發生,在重建與恢復的過程中,更是耗費許多的時間與金錢,更何況是那些開發中與最低度開發的國家,面臨災難時的畫面難以想像。

  在全世界四十七個最低度開發國家中,非洲就占據了三十三個。即使生活非常困苦,但是非洲的人民並沒有因此自災難中豁免。二○一九年,除了有伊代氣旋重創東非、伊波拉疫情持續於剛果共和國爆發、以及長年威脅北非人民的饑荒問題,八月時,更是有連日大雨,造成多個西非國家遭受洪水的逆襲,導致人民的生活苦上加苦。其中一個發生水災最為嚴重的國家,正是慈濟國際援助的第九十一個國家――獅子山共和國,也因此開啟了我二○一九年兩度進入獅子山的因緣。

回家一樣的感受

  飛機降落獅子山共和國的瞬間,心裏滿滿都是回家的感覺,對這片土地少了當初的害怕與陌生,多了安全感與自在。一踏入機場,就沒辦法掩飾雀躍與期待,與當地合作夥伴碰面時,更是有如見到許久未見的家人般親切與溫馨。

  在獅子山共和國發生水患後,至慈濟團隊抵達前,將近四個月的時間,一直都是本土合作組織――自由城明愛會、希利國際援助基金會以及蘭頤基金會,積極地協助安排發放行程事宜;也因他們的承擔與配合,加上秉持著相同的「為眾生」精神,讓眾人在沒有慈濟人的獅子山共和國,也能夠順利達成慈濟的使命。

  此次的行程,一共安排了四場水災發放、十三場機構發放以及一場社區發放;發放物資有臺灣農委會援外白米、慈濟五穀粉、環保毛毯以及從全臺灣募集的二手衣物;共嘉惠了一萬零六百四十四人,包含了八月分受水災影響的居民、伊波拉病毒生存者、孤兒院、收容中心、學校、弱勢族群、青少年感化院、小兒麻痺社區等其他慈濟長期援助的居民。

快樂是這麼簡單

  苦難的人走不出來,有福的人就走進去。真的很感恩自己能夠成為有福的人,有機會走進非洲,見證無法想像的貧苦。這次除了看見當地的貧窮與落後,我也看到了無限的希望,以及遍地待發芽的種子!

  無論小孩、青少年或成人,都讓我深刻地感受到,快樂與知足對他們來說是多麼地簡單和單純,更提醒了我是不是常常身在福中不知福?他們身在苦中,卻不知道那就是所謂的苦,或許他們以為這個世界就是那樣了。事實上,他們都應該擁有同樣的權利:有乾淨的水資源、穩定的食物來源、優質的教育等,但這一切是多麼遙不可及!

  雖然擁有的不多,但是他們仍然沒有遺失對生活的熱忱。印象很深刻,有一間受惠學校的教室非常簡陋,沒有足夠的照明設備,學生只能依賴從牆壁縫隙與窗戶打進來的陽光來念書寫字。為了迎接我們,孩子們在教室外唱著歡迎歌、校歌,大聲唱誦著:「We are the lights of the world, we are the lights of the world.(我們是這世界的光)」。那輕快的旋律以及宏亮的歌聲,讓人似乎忘了那間學校的破舊,讓人忘了這些小孩都是孤兒、伊波拉生存者、水災受災居民......。他們臉上的笑容,讓人感受到他們的知足與快樂,如歌詞一樣地陳述著,他們就是這世界的光明,是獅子山共和國未來的希望。我最期待的,是透過慈濟與合作組織持續的援助,能夠看到這些貧困的小孩,從小獅子長大成為獅子王,透過自己的力量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成為獅子山的一股清流。

慈濟在利昂之家(Home Leone)社區對學童發放物資,小女孩獲贈慈濟吊飾,靈機一動改做為頭飾,在鏡頭前得意地表達她的創意。

看見國家的未來

  除了小孩,年輕人也是國家的未來、更是最寶貴的資產,我不禁思考,這個國家的年輕人是否有足夠的資源,塑造自己想要的未來呢?這一次有機會與本土青年志工互動和交流,而這個寶貴的經驗,也讓我充分地理解資源的充足及機會的提供,對年輕人的發展是多麼重要。

  發放行程中,有將近五十位本土年輕志工與慈濟團隊合作;從一開始的配合與遵守吩咐,到後來能夠獨當一面帶領活動與發放流程,展現了無限的潛能;他們做多說少的精神,更是讓人學習與讚歎!行程中所接觸到的修女或學校教師,其實也過著清貧的生活,但是都選擇不辭勞苦地為更需要的人付出,不要求任何的回報,更不貪圖名利。這些夥伴的真誠與謙卑,帶給我滿滿的感動,更讓我想要付出自己所有的力量來拉他們一把,與他們肩並肩,一起幫助貧困人民反轉人生。

重新出發的能力

  我們此行關懷重點,除了鎖定首都自由城,本土合作組織也安排其中一日到南部省的博城發放。清晨五點出發,沿著新建好的公路行駛,終於在四小時後抵達博城,拜訪了慈濟與本土合作組織所關懷的受惠機構;其中一組受惠者,讓我留下了一分無法忘懷的情誼。

  這群從事農耕的婦女,面帶微笑,大聲地唱著令人愉悅的歡迎歌曲,響亮歌聲讓團隊都跟著律動起來,瞬間忘記路途遙遠的疲憊。我們形成了一排隊伍去參觀農地,緩緩地走著、唱著、笑著,那個當下,我忘記了她們的生活其實很苦,感受到的都是她們滿滿的知足與快樂!

  到了農地,她們積極地向我們分享新收割的稻米,並表示除了得到慈濟的援助,她們也非常努力自力更生。我想這就是人道救援最棒的成果,不只提供援助,也給予受惠者重新站起來的勇氣與機會。是他們提醒了我,每個人都有重新出發的能力。

  此趟行程更進一步了解居民生活狀況,從醫療、教育、社會福利、工作機會、公共衛生,到人文與技能的培訓,都是非常需要援助與指導的。但是人們並沒有奢求什麼,擁有的不多,卻願意與我們分享僅有的,無論是本土志工送的葡萄柚,還是手工刻的紀念木板以及傳統串珠手環,看似非常簡單的禮物,但是對他們的生活來說其實是不簡單的!這樣單純的付出,身在幸福環境中的我們是否都還記得?

  真的很感恩獅子山的貧中之富,讓我充分了解,肯付出愛心與力量,其實就是最富有的人。我也期許自己謹記獅子山人民教會我的點點滴滴,更期待未來能夠再踏上這片土地,再次擁抱我們的獅子山家人們。

(撰文:楊宇湘,攝影:蕭耀華)

【本文由 慈濟月刊 授權刊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