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善」發幸福好滋味 鄰幫鄰攜手向前行

慈善新聞網/ 2020.01.29 00:03

彭利霞度過了她人生最困難的時期,這段期間,因為有慈濟志工的關懷,讓她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從印尼嫁來台二十三年,因為有好因緣,發現自己雖然受到關懷與照顧,也能手心向下有機會照顧別人的承擔,彰化縣秀水鄉慈濟照顧戶彭女士說:「別人乎我ㄟ卡多,我做ㄟ到乎人卡少,我嘛要付出」。

  彭女士,從印尼嫁來臺灣二十三年,2015年彭女士的先生胃潰瘍加上中風住院需要照顧,當時大女兒才高中,學校老師瞭解家長無法工作的困境,於是向慈濟基金會提報,慈濟志工便著手提供彭女士「安心就學」助學方案,給予子女的學雜費補助,並且定期到家裡關懷、慰問。

  2017年,彭女士的先生往生,兒女都已就讀大學,彭女士度過了她人生最困難的時期,這段期間,因為有慈濟志工的關懷,讓她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彭利霞度過了她人生最困難的時期,這段期間,因為有慈濟志工的關懷,讓她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受到照顧的彭女士,也常協助幫忙送餐給其他照顧戶,在一次送餐過程中,發現一位九十二歲長者,好像沒有人供應生活所需,彭女士將此事提報,關懷的志工鼓勵彭女士,她也可以去承擔關懷的角色,就這個因緣,彭女士接下了供餐的重責。

  彭女士每天準備午晚兩餐,她用心變化餐點,設身處地考量對方的需求,發現長者的咀嚼能力較差,就認真地將葉菜類食材切碎切細,烹煮久一點讓食材變軟,就是希望長者能夠吃得下,有足夠的體力能夠恢復健康。

  中午將餐點送到照顧戶手中,彭女士會陪伴照顧戶用完餐,然後拿出醫院開的降高血壓藥物,因為擔心照顧戶忘記吃藥,總會等她服用後才離開。

彭利霞會陪伴林謝金末用完餐,然後拿出醫院開的降高血壓藥物,因為擔心林謝金末忘記吃藥,總會等她服用後才離開。

  彭女士在慈濟志工長期關懷陪伴下,啟發了自己的善念,進而延續供餐善行,鄰幫鄰、親幫親。彭女士表示:「我是學丟慈濟ㄟ愛心啦,所以我溝幫助厝邊,乎引嘛卡歡喜ㄟ,乎引嘛卡幸福ㄟ,乎大家攏歡喜幸福。」

(撰文╱張馨月,攝影╱顏秀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