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臺灣住屋建築風景之一隅特展華山登場

民生@報/陳小凌 2020.01.17 18:09

【文/陳小凌】家,是私密的領域;卻也受著國家制度、世界局勢牽動影響。家,是住民與環境、敵族奮戰後的智慧累積;也置於現代性的法制情境,被管轄治理。回望臺灣,存在著甚麼樣態的住屋建築基因?其形式與概念,如何鑲嵌與涵構著當代社會的變遷?

 

「家‧流動與安住:臺灣住屋建築風景之一隅」特展揭幕。陳小凌攝影。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今天起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推出「家‧流動與安住:臺灣住屋建築風景之一隅」特展,敘述關於島嶼住屋建築的一隅風景,亦是一場尋覓生命安住之所的文化考掘行。臺灣家屋歷史切片在臺灣,不同國度、族類的人群於此流動與安住,構成了島嶼家屋建築的基因庫。

 

原住民的營造知識、橫渡黑水溝的漢族文化、清領因開港貿易帶入的西洋元素、日本時代的和洋折衷樣式,都是家屋歷史的重要切片。日據時代,為求有效運作現代性的治理機制,人民成為國家機器度量的對象,家戶成為統計模組。從此家的空間與行為,進入國家法令規範的條文中。

 

1945年終戰,國共內戰烽煙升起。1949年,分出了自由中國在臺灣,引動逾百萬戰爭移民至臺,「家」被迫割裂於海之兩岸。隨軍隊抵臺的軍眷,多在日遺宿舍、學校、寺廟尋建容身之處。後由軍眷管理處以「集中管理、集中居住」管理其居住系統,即所謂「眷村」。

 

1950年,韓戰爆發,臺灣位處美國太平洋防線的要角,1951年,美國華府批准對臺軍援政策。美國文化思維開始隨之進入臺灣,而美式家庭生活被建構等同「現代與進步」。在萬仁導演作品《蘋果的滋味》中,反映當時社會存在的「美國現代化」之「仰望」。

 

「家‧流動與安住:臺灣住屋建築風景之一隅」特展。陳小凌攝影。

 

1980年代,臺灣很忙。經濟飛躍、社會運動劇烈衝撞、政治逐步開放。風浪於外,內心更需要錨。1990年代後,反思臺灣定位的本土文化浪潮,從社區總體營造政策襲捲四方。家與社會的多重語意房屋建造,因知識,屋內充滿各樣美好寶貴的財物。

 

家,是穩固生命的庇護所,而我們以生命守護著,家。親屬關係、社會結構、法令政策、文化變遷、世界情勢、在地智慧,共同建築起我們的「家」。然而,穿過「家」在歷史風景之一隅,透過史料和建築圖檔看見臺灣文化社會中「家」的資產。展期至3月1日。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