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降低病童心理壓力 立體繪本「我是小護士」

慈善新聞網/ 2019.12.29 00:04

  病童於住院期間面對身體的不適、害怕侵入性治療及對陌生環境及醫護人員的恐懼,常出現退縮、哭鬧、抗拒等行為。因此希望藉由繪本故事的進行,緩解病童住院的焦慮及壓力,建立病童與醫謢人員之間良好的信任關係。

  根據 Piage 認知發展理論,運思前期 (2~7 歲 ) 主要特徵以自我為中心,兒童會開始運用語言、文字、圖形與較抽象的符號去瞭解事件及物體,也就是說遊戲是兒童最自然的表達方式,所以住院的病童也應該被滿足遊戲的需求。

  讓病童於住院期間執行治療性遊戲目的包括:讓病童盡可能地維持原有的日常生活習慣、協助病童表達住院產生的負面情緒、減輕住院的焦慮、讓病童維持自尊與控制感、幫助其學習疾病的照顧、增進醫護與病童之間的溝通、減少住院病童的退化性行為、促進病童發展因應疾病的策略及提供病童安適感 (Carmichael,2006; Jun-Tai, 2008)。

  繪本設定對象為學齡前期 (3~6 歲 ),故事內容呈現希望病童能瞭解的衛教指導內容,繪本皆有護貝,方便病童使用過後能以 1:100 之稀釋漂白水擦拭晾乾再重覆使用。繪本設定以講故事為開頭,選用孩童喜愛及父母皆知的對象,臨床上多數兒童對於白袍總有很難克服的恐懼感,故遊戲設計內容也讓病童嘗試角色扮演擔任醫療人員,藉由繪本的故事內容,讓病童了解生病的過程及原因,也讓病童根據故事內容進行角色扮演,成為治療小新的小護士,為故事裡的主角進行治療措施,藉此讓病童了解平常護士阿姨進行治療的目的,提高病童在治療時的配合度,減少治療過程中的謢理時數,增加父母親對照謢的滿意度。

  在繪本完成後我們嘗試了 10~15 位的學齡前期病童,病童都對於繪本感到興趣,且對於衛教內容獲得了解,其中一位病童甚至玩了 8 次繪本,在 2 天後再次問其洗手步驟也能確實執行。而在繪本操作的滿意度方面:家屬 93.2%、同仁 92.8%、護生 97.7%。因此單位將持續規畫更多的繪本遊戲,讓病童藉由繪本遊戲從中獲得更多衛教內容。

(撰文、攝影╱游雯欣 臺北慈濟醫院 5A兒科病房護理長)

【本文為「志為護理」授權刊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